近年来,舟曲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积极改变城乡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彻底整治脏、乱、差现象,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全面提升干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舟曲县认真贯彻《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不懈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入持续实施24字“人知人晓”、“人信人守”工程,在各乡村制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制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宣传展板;制作了以首届“中国梦·最美甘南人物”刘启文、薛徳,甘南州首届道德模范韩宏彬和“感动舟曲”人物主要事迹为内容的“善行义举榜”、孝道“红黑榜”,起到了宣传引领作用。开展并评选出“星级文明户”8464户,培育发展新“乡贤文化”,涵育文明乡风;开展了评家风、传家训、比家教活动,开展了寻找最美家庭、讲好家庭故事等活动,弘扬了家庭美德;在学校加强了师德建设和学生品德教育,深入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开展“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在行业,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建立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在机关,开展“党员先锋岗”、“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岗位学雷锋标兵”争创活动和向“时代楷模”学习等活动,广泛开展“凡人善举·情暖陇原”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带动作用。每年拍摄以反映凡人善举、先进典型为题材的微电影,利用“三八”国际妇女节和“5·4”青年节开展了“传承清廉家风、弘扬社会正能量”演讲比赛、“最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和“大美甘南、花开舟曲”演讲比赛,在全县范围内评选表彰了“感动舟曲模范人物”、“最美医生护士村医”、“5.12”护士节评选表彰活动,积极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县”,建成舟曲县第一中学和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楹联文化教育基地,全民学习、创作的良好风气已经形成,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二是文明村镇创建成效显著。在各级各类文明创建活动中,舟曲县始终坚持“三个文明”齐抓共进,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同全县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表彰。经过“5·12”和“8·8”两次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舟曲县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在此基础上,县上通过坚持不懈开展理想信念和文明素质教育,加强对各级文明乡镇、文明村和文明单位的检查指导,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干部群众告别不文明行为,使农村文明建设与城市文明同步发展,全县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工程深入实施,城乡共建初见成效。截止去年底,全县19个乡镇中1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文明乡镇;2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文明乡镇;7个乡镇被命名为州级文明乡镇;7个乡镇被命名为县级文明乡镇。全县208个行政村已有2个村被命名为省级文明村;23个村被命名为州级文明村;45个村被命名为县级文明村,涌现出巴藏乡各皂坝村、曲瓦乡岭儿坝村、大川镇土桥子村等一批村级创建典型。积极开展了“绚丽甘肃·美丽乡村”评选活动,舟曲县立节镇拉尕村获“绚丽甘肃·美丽乡村”荣誉称号,巴藏乡后北山村获“绚丽甘肃·美丽乡村”提名奖。
三是移风易俗、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及“八个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工程有序推进。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做文明有礼的舟曲人”等系列活动,利用第十六届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暨第二届舟曲民俗风情楹联文化节和全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及环境卫生整治以及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现场会在舟曲县召开的有利契机,在全县广泛组织开展了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等活动,招标征集并带头创作了“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着力推动移风易俗,在广大农村红白喜事、修造埋葬中广泛宣传、积极引导,既发扬、体现传统,又不断引进革新。在全社会树立了注重礼仪、文明礼貌的良好风尚,城乡居民素质明显提高。积极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截止去年底,全县共创建一星级文明户2919户;二星级文明户2150户;三星级文明户1721户;四星级文明户1080户;五星级文明户594户。广泛招标、征集并带头创作了“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扎实开展了净化文化市场环境活动,规范建成2所“舟曲县道德讲堂”并投入使用,已建成立节、大川、峰迭3个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并规范运行。同时,积极组织新老城区各社区力量,组织志愿者分别到城区各公交车站亭开展环境整治活动,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注重人文关怀,组织开展关爱他人志愿服务行动,此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
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近年来,舟曲县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扶贫攻坚,紧扣省政府批复的《舟曲县“十二五”扶贫攻坚规划》,围绕“三大目标”,整合资金17.5亿元实施了82个扶贫项目,有力推进了“九大攻坚任务”和“五项辅助工程”建设。特别是201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以脱贫攻坚为统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州委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严格按照省委脱贫攻坚“853”挂图作业实施意见,紧盯目标任务,推动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施策、精准落地,凝心聚力打好脱贫攻坚整体战、大决战。坚持夯实基础与破解发展难题并重,实施村道畅通工程,新增通车公路里程146公里、硬化村道666.8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达100%、自然村通达率达81%;实施安全人饮提升工程,全县人饮到户率达90.6%,集中供水率达9.4%,稳定解决安全饮水率达100%,成为全省首批实现饮水安全的县;实施供电路网改造工程,新增变电总容量20兆伏安,新建和改造供电线路208公里,动力电实现自然村全覆盖;实施危房改造工程,累计改造农村危旧房10737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累计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3个村1468户6507人;实施农村宽带网络覆盖工程,新建杆路50公里,行政村通宽带率达82%。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为消除贫困和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是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更加有力。近年来,舟曲县积极响应州委、州政府号召,扎实推进环境卫生打扫除活动,强化环保意识,净化生态环境,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全县城乡特别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号召全县各乡镇、各农村开展环境卫生打扫除活动。今年,县委、县政府又细化了环境卫生整治措施,强化监督,细化责任分工,建立赏罚分明制度,以县委、县政府两办名义连续印发了《舟曲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问责办法(试行)》、《舟曲县城乡家庭环境卫生百日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表彰了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印发了《舟曲县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方案(试行)》,自今年1月1日起,在全县各乡镇以村民小组为单元实行农村保洁员制度,通过加强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责任,建立村民集中清理、农户门前“三包”、保洁员平时清扫和垃圾定期清运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确保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面貌,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六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阵地建设管用良好。舟曲县努力夯实农村文化活动基础平台,结合精准扶贫“乡村舞台”建设任务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任务积极整合农村文化广场项目、体育惠民工程项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村委会建设工程、双联村帮扶项目、红十字会援建项目等各类项目工程,共建设乡村舞台174个。不断推进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步伐,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2016年,舟曲县认真实施了省级乡镇体育健身工程(体育惠民工程)1个,国家体育总局实施的乡镇体育健身工程1个,并抓紧实施1个标准足球场工程建设。依托各乡镇特色文化资源,扶持组建村级民间自办文化社团。积极筹集资金,为舟曲县208个行政村民间自办文化社团购买配置了音响设备及农家书屋桌椅、书柜等设施设备。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贫困乡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工作,舟曲县积极落实16.55万元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经费以及省上“千村农村示范点”工程专项工作经费为各村农家书屋购置了图书和桌椅、书柜等设备。
七是农村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需求。近年来,舟曲县结合“生态文明示范村”、“美丽乡村”、“乡村舞台”等各项创建活动,规范建设了19个乡镇和208个行政村的“一站”(文化站)、“一屋”(农民书屋)、“一场”(村级文化广场)、“一台”(乡村舞台)”。县上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千台大戏送农村”以及政府购买公益性文艺演出活动,县多地艺术演艺有限公司多次赶赴各乡镇、村落为广大农村群众演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引导群众培养健康向上生活情趣。同时,县上积极鼓励各乡镇、行政村在元旦春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并设置奖励经费,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今年以来,舟曲县积极创新民俗文化活动模式,着力打造“一月多节会”文化服务品牌。仅春节期间,在县城举办大型民俗文化活动就多达11项,主要有东山剪纸到县城展示;东山花灯在县城亮起;全县元宵猜灯谜活动在县城举办;南峪旧寨子秦腔折子戏在县城表演;大川社火进城表演;东山转灯进城表演;峰迭瓜咱沟摆阵舞进城表演,创历年来同期活动数量、规格之最。一系列民俗节庆活动的举办,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进一步提高了舟曲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八是传统文化保护得到加强。近年来,舟曲县十分重视对全县古镇、古村落、古民居和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特色古镇为城关镇,但在“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不幸被毁。古民居保存完好的是“上翠号古民居”,现为舟曲县老年人活动中心,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舟曲县古建筑有杰迪寺、吾别寺、八楞寺、黑峪寺四处,保存较为完好,其中杰迪寺201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吾别寺、八楞寺、黑峪寺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舟曲县民俗博物馆收藏、保存了500多件民俗实物,大部分为近现代藏品,主要有民间剪纸、刺绣、生产生活用品等,还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示了舟曲县1项国家级、8项省级、41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一直以来,舟曲县文化部门还发掘、培养、服务民间文化人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对民间艺人和民间文化艺术分门别类建立名录,档案。并鼓励民间文化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和民间艺人参加省外及省、州县举办的各类文化产业大会,让民间文化走入大众视野。通过展示让更多的人从中了解舟曲民间文化艺术,扩大影响,拓展市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九是“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扎实开展。近年来,舟曲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了东山转灯节、社火、晒佛、秦腔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动,结合舟曲县“一月多节会”活动,充分展示舟曲县干部群众齐心向党、奋发向上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是各乡村既举办春节兰球赛,正月十九迎婆婆等民俗活动,还组建了社火队、秧歌队、罗罗队、红歌队、广场舞健身队、秦腔表演队等群众文艺团队,参加人数众多,规模空前。为全面提高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舟曲县注重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参与“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用孩子们乐于接受、便于参与的方式,把“我们的节日”过成传承节。在全县范围深入开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广泛扎实开展了“国旗下的讲话”、“中国梦”、“网上祭英烈”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未成年人心田播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德向善、文化沁润、爱心奉献、民族团结的金种子。( 仇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