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舟曲县坚持以乡村旅游统揽产业发展,追逐舟曲旅游大跨度,体现舟曲旅游好态度,创造旅游加速度,来县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实现井喷式增长。全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8%、25.6%。



一是科学规划整体布局,以大视野推动形成发展大格局。紧紧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任务,聚焦旅游扶贫,围绕城乡一体、四季度假的发展方向,深入挖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拓展旅游业态,以游兴村、以游强镇、以游富民。县财政将1000万元旅游发展基金足额列入预算,对重点景区项目实行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有效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坚持走“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发展路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邮政集团、百度网讯、北斗环游、兰州读友集团、中青旅等企业就旅游资源开发、景区托管经营等与县上签订合作协议,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对外合作交流迈出重大步伐,带动全县三产创新融合发展。




二是破解瓶颈打通梗阻,以大项目夯实产业发展大基础。投资2.59亿元实施沙滩、大峡沟、拉尕山、翠峰山、武坪、瓜欧等景区基础设施和旅游公路项目14个,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接待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拉尕山景区道路改造提升项目完工,渭武高速舟曲连接线、两河口至峡子梁、南峪至峡子梁公路以及曲告纳瓜欧景区公路建成通车,峰迭瓜咱至武坪大景区31.3公里骨干公路全面贯通,山前山后“2小时速通”,火车站“1小时速达”,周边大中型城市、机场“2至5小时速联”的旅游路网圈基本构建。







三是多管齐下推陈出新,以大文化加快文旅融合大发展。组团参加“一会一节”“津洽会”“兰洽会”等大型节会活动11场次,举办“九色甘南·相约北京”舟曲主题日、第六届舟曲民俗风情楹联文化艺术节等活动30余场次,中国邮政集团推出“大美舟曲·邮我出力”精准扶贫系列活动。创排的音乐情景剧《我是“贫困户”》《援藏干部的日子》、歌曲《醉美大川》《雨中情》、舞蹈《雪域弦子》等新品剧目与观众见面,编印《舟曲文艺》2019年春夏卷和秋冬卷两期。开展了“非遗保护·中国实践”为主题的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系列宣传活动,东山转灯节、博峪采花节申报国家非遗项目上报文旅部评审。投资3159.69万元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体育中心、北山坪遗址保护及二郎山碑苑、文物保护维修等项目完工。甘肃省法官学院藏民俗文化教学实践基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非遗研究基地”“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在舟曲挂牌成立。全县有线广播电视节目乡镇村组传输覆盖率达60%以上,县融媒体中心位居2019年甘肃省县级融媒体传播力榜单首位。






四是探索发展新型业态,以大策划打造乡村旅游大品牌。在“一江两河”流域打造万亩油菜花观赏带,在翠峰山景区打造百亩花海,在公路沿线打造30公里蔷薇景观带,以花海世界吸引各方游客纷至沓来。以G345线舟曲段为轴线,以两河口、老城区、峰迭新区、法官学院“四个节点”为支撑,通过实施绿化美化、自然生态、彩色长廊、民俗文化、人文景观、特色村寨6项工程,打造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灾害遗址、特色民俗、乡村旅游5个品牌,藏乡江南白龙江百里风情线成为游客驻足观光胜地。完成白龙江沿线和新老城区景观绿化提升、老城区风貌改造,投资3706万元实施乡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项目26个,结合生态文明小康村和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精心打造以楹联文化、国学文化、石头文化、田园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旅游专业村30个,在“一江两河”流域打造园林式生态农庄15家。



五是立体营销打造品牌,以大声势营造文旅发展大氛围。央视、今日头条、新华网等媒体和《中国推介》《文化中国》《老故事频道》《美丽中国乡村行》等栏目组深度宣传推介舟曲,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题材电影《芬芳》院线上映,舟曲人文风情题材电影《腾讯为村》《寻他》在舟曲开机拍摄,好莱坞著名摄影师迪恩到舟曲拍摄旅游宣传片,端午民俗、东山转灯、博峪采花、巴寨朝水等独特民俗活动,连年在央视频道播出,舟曲加入“大九寨”文旅发展联盟,峰迭镇水泉村被授予“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坪定镇坪定村入列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各皂坝村、拉尕村分别荣获美丽乡村博鳌论坛国际峰会“全国百佳旅游目的地”“2019最美中国乡村”,“藏乡江南·书香舟曲”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知名度持续扩大。 (供稿:王永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