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凌晨0时30分许,博峪镇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

此次泥石流发自柯达村扎拉洛沟,泥石流方量约10000方,造成博峪镇藏族九年制学校综合教学楼一楼9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内部设施全部被毁,6间厕所冲毁,倒塌围墙100米,直接经济损失89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143.6亩,冲毁土蜂47箱,涉及2个村约93户471人,直接经济损失70万元;损毁通村道路1000米、田间道路2公里,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损毁路灯8座,直接经济损失4万元;损毁饮水管道1000米,蓄水池1座,直接经济损失7.5万元,合计直接经济损失230.5万元。

由于预警及时,组织得力,此次泥石流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灾情发生后,博峪镇党委、机关党支部、村党支部和党员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开展抢险救灾,让党旗在救灾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抢险救灾中熠熠生辉。
靠前指挥勇担救灾重任

灾情发生后,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石华雄、县委副书记、县长郭子文,等县领导第一时间深入博峪镇藏族九年制学校和柯达、哈吾诺等村实地查看灾情,并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安抚群众情绪,慰问受灾群众,现场指导抢险救灾。

县委常委、副县长冯世德,县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梁建军,副县长赵锦帆、王军,县政协副主席高永新带领县交通、水务、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指导博峪镇泥石流清淤排险工作;镇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博峪镇“5·5”泥石流救灾领导小组,把防汛救灾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及时部署、迅速行动。
科学组织筑牢救灾堡垒
自救灾以来,博峪镇党委迅速成立救灾机动组、宣传动员组、物资发放组、灾情核查组,群众工作组,并建立健全领导包片联系点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明确工作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全面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积极组织200余名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村组、学校、农户家中,驻村、驻户排查和帮助解决安全隐患问题,形成“党组织实施、部门配合、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切实筑起救灾坚强堡垒。截至目前,共转移需紧急避险群众4户,排查灾害隐患点9处,出动大小车辆及工程机械50余台,抢通哈吾诺村村内主干道200余米,疏浚沟道600余米,对校园、村道、水渠泥石流堆积物进行了清理并消毒。
铁臂担当彰显党员本色
处处走在前列,做出标率;时时冲在一线,当好标杆。200余名党员干部脚踩淤泥,挥汗如雨,搬石块,找木板,疏泥水,饿了就啃几口方便面,渴了就蹲在地上休息片刻,成功处置泥石流、路基垮塌等2起险情,走访群众90余户、400余人,开展防汛宣传教育20多场次,清除淤泥10000余方。

同时,指导群众注重科学救灾,注意安全防范,切实避免次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及时深入村组、农户家中开展安全隐患全面排查,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危房等不安全因素的,该加固的及时加固,该转移的及时转移,从源头预防和防止灾害的发生。加大防汛救灾、安全自救宣传,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提升群众自身的防灾救灾的能力。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高高飘扬的党旗凝聚着共产党人的党魂,熠熠生辉的党徽彰显共产党员的铁臂担当,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崇高使命。

五月进入汛期,龙江暂无安澜鲜红的党旗、熠熠生辉的党徽将以最强大的力量和信心告诉群众,我们从不缺席广大党员干部将以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守护全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