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乡江南的清秋,山野层林尽染、峰峦叠翠流金,一帧绝美天成的画卷在天地间徐徐铺开,目之所及,皆为风景。于万千景象中,最美的莫过于那一片“志愿红”。


宣传宣讲,志愿红传播一线声音。“各位村民,请注意,最近暴雨频发,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请大家做好防灾减灾准备!”上午9点,大峪镇老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乡村大喇叭准时响起,理论宣讲志愿者在向群众宣传防汛常识,这是日常宣讲的方式之一。除此之外,他们还会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拉家常的方式,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理论成果,努力让一线声音飞入千家万户、植根百姓心田。
文体惠民,志愿红点亮多彩人生。文化服务基地的道德讲堂内,志愿者引导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诗文的声音不绝于耳;体育健身服务基地的球场上,志愿者为群众传授灌篮技巧的身姿飒爽坚定;各个乡村大舞台上,一场场寓教于乐的文化惠民演出润色了百姓生活、助推了乡村振兴···舟曲县文体惠民志愿者一直在用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点亮一盏盏渴望精神文明滋养的心灯!

林技服务,志愿红守护绿树常青。舟曲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接到一条“派专业志愿者到翠峰山景区开展林木病虫害防治”的群众点单后,第一时间将该“订单”派送给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服务队接单后指定了五名志愿者对景区的林木、花卉进行了长达9小时的病虫害防治,结束时,已是傍晚时分,落日余晖下,自由盛放的群花在风中轻歌曼舞,重焕生机的枝条在林间浅唱低吟,仿佛都在诉说着对志愿者的感激和敬意。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点单群众的五星级好评并附有一段鼓舞人心的社会评价:“非常感谢!翠峰山的林木病虫害得到了有效防治,志愿者用无私奉献换来了万顷苍翠、满目葱茏!”
环卫整治,志愿红缔造清洁文明。在县城、在乡村,在孤寡老人屋里、在广大农户家中,处处都闪烁着“志愿红”,凡是他们经过的地方,就有整洁的环境、秀丽的村容以及群众满意的笑容!
网络宣传,志愿红助力模式创新。在舟曲的景区景点、大街小巷,总会有一群身着“红马甲”的青年在网络直播间讲述舟曲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推介家乡旅游资源、特色美食、农副产品,他们是舟曲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络宣传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支志愿队已成为舟曲县新时代文明实践路上一颗璀璨的“新星”。

教育关爱,志愿红践行铸魂育人。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从事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事业,同时,也肩负着铸魂育人的伟大使命,他们是舟曲县教育关爱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开展的“特殊儿童送教上门”志愿服务活动,为“折翼的小天使”编织了飞翔的羽翼。
妇女联动,志愿红引领巾帼建功。全县各级妇联组织发挥联动作用,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文明实践贡献巾帼力量,志愿红增色“半边天”。

爱心义诊,志愿红呵护百姓康宁。在舟曲,总会有来自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免费为群众测血压、血糖,进行一些常规检查和卫生健康咨询解答,用爱心义诊的方式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感恩教育,志愿红传递人间大爱。“我是今天的小小讲解员,为了表达我们对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感恩之情,我要把一首《舟曲的孩子不流泪》送给大家····虽然风浪遮住了月光,13亿盏心灯照亮爱的海洋,感谢您,舟曲的孩子不会忘记您;感谢您,把美好的祝福送给您···”8月8日这一天,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纪念馆内,一个稚嫩的声音使在场的参观者几度泪目,她是舟曲县感恩教育志愿服务队吸纳进来的一名小小志愿者讲解员。“舟曲之伤,国之大殇,舟曲之爱,人间大爱”,感恩教育志愿者时刻在用深情的讲述,传递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也时刻在告诉舟曲儿女:感恩之心,不能忘怀。

闻“汛”而动,志愿红无惧风雨前行。近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舟曲县多地山体滑坡、道路塌方、农田损毁、交通堵塞,群众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危难之中,广大党员、群众志愿者第一时间参与到应急救援、水渠疏通、道路整理、转移安置等行动中,危险在哪里,志愿者就去哪里;群众转移到哪里,志愿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这一刻,他们闻“汛”而动、向水而行;这一刻,他们守望相助、众志成城;这一刻,“红马甲”变身“硬盔甲”,为全力打通群众生产生活生命线而无惧艰险、奋勇向前!
八月的舟曲,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在这清冷的季节里,有“志愿红”的地方,就会有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