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县各地遭遇强降雨天气,白龙江、拱坝河、铁坝河和博峪河等大小河流水位暴涨,各山体、沟系发生滑坡、山洪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尤其是曲告纳、博峪等山后乡镇交通、电力、通信、房屋、农田等基础设施遭到毁灭性破坏。灾情发生后,舟曲县妇联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紧急安排部署,全力以赴动员引领全县各级妇联组织、妇联干部和广大妇女姐妹投身抢险救灾、安抚慰问、后勤保障等工作,为全面打赢防汛救灾攻坚战,充分发挥了妇女半边天作用。
强化组织领导,紧急安排部署
面对无情的洪涝灾害,舟曲县妇联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的作用和优势,通过打电话、妇联微信群等方式动员广大妇女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去,贡献巾帼力量。全县各级妇联主席、副主席、执委、巾帼志愿者和广大妇女干部群众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全力配合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汛期安全教育、应急避险、受灾群众安置工作,主动参与清淤保洁、后勤保障、家园重建,全力推动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与基层党组织一起战斗在灾情最严重、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风雨无阻,彰显巾帼力量。
吹响防汛“集结号”,撑起救灾“半边天”
灾情就是命令,救灾就是责任。县妇联牢固树立“防大灾、抢大险、救大灾”意识,迅速行动开展妇女儿童受灾人数及急需物资摸底调查工作。深入重灾区曲告纳镇丁字河口受灾群众安置点,详细了解群众受灾和生活安置情况,为受灾妇女群众发放脸盆、毛巾、卫生纸以及妇女用品等价值1.6万余元的慰问品,为7名婴幼儿发放尿不湿、奶粉等母婴用品,用妇女干部细致入微的行动表达“娘家人”的关心和牵挂。全县各级妇联“战”一线,保后方,组织发动、宣传引导妇女群众进行自救,她们一马当先;配合党委政府做好应急值守、巡堤排查、转移群众,她们不甘落后;统计灾情、调集物资、保障后勤,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各乡镇妇联积极组织妇女干部群众开展冲毁道路抢修清淤、饮水设施抢修等工作,在一支支抢险救灾队伍中,妇女的身影随处可见,成为抗洪抢险战中耀眼的一抹“巾帼红”。
发挥组织优势,开展志愿服务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县妇联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发布倡议书,号召全县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同胞踊跃捐款捐物、参与防汛救灾志愿活动。组织带领由部分村妇联主席、副主席、执委、社会爱心人士等组成的首批巾帼志愿者30人,为受灾群众送去价值1.4万余元的台灯、电热毯、胶鞋等生活急需品,为受灾妇女献上了她们的爱心。为保障前方救援人员能按时按点吃到热饭热菜,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30名巾帼志愿者分成6个小队,分别在镇政府附近6个集中供餐大灶帮灶,井然有序的为2400余人的救援人员和群众准备三餐,并每天协助后勤保障组为前方救援人员送饭3次,同时开展灾民安置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全体巾帼志愿者充分发扬志愿者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冲锋在前,协同作战,奋战在防汛救灾第一线,开展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成为防汛救灾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抗洪救灾当前,巾帼不让须眉
灾情发生后,省妇联主要领导多次通过打电话等方式询问我县受灾情况,并及时携手甘肃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向我县受灾的妇女儿童捐赠并邮寄了总价值39.24万元的救灾专项资金和爱心物资,其中向县妇联紧急下拨5万元抗洪救灾专项资金,并通过顺丰快递陆续邮寄价值34.24万元的爱心捐助物资,包括“巾帼暖人心爱心包”50个、秋衣200件、成人羽绒服130件、儿童羽绒服200件、禾尚头挂面50箱、黑小麦长寿面50箱、25公斤装大米50袋、5公斤装食用油50桶、迷彩服2000套、军用胶鞋2000双、爱心书包(含生活、学习物资)500个、方便面20箱、矿泉水20箱、锅盔240个。省妇联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灾需有大爱”的责任和担当,展示出“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与风貌。 (供稿: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