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要闻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舟曲要闻 > 正文

这一路有你们,甚好

发布时间:2020-09-03 08:30:52 来源: 花开舟曲 作者: 点击: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既然选择了前方,

留给大家的只能是背影。

有这样一群人,抢险救灾一线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担负起另一种抢险救灾重任。他们用镜头、文字,用上一切尽可能的立体化手段,用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图文信息,真实反映舟曲抢险救灾的生动画面,报道抢险救灾的每一处进展,记录一线可歌可泣的英雄。他们就是奔跑在曲告纳镇抢险救灾一线的舟曲新闻工作者。

“博铁公路全线抢通”,连日来,从博峪镇和曲告纳镇双向同步抢修,经过连续7天换人不换机械24小时昼夜奋战,于29日全线抢通……一条条脍炙人口的新闻报道及时呈现给大家的背后,是一线新闻工作者艰辛的付出与努力,多天来,他们白天深入一线采访报道,晚上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赶写稿子,采集上传新闻素材。在抢险救灾关键时期,他们深入到一线、奋战在一线,用笔头,用镜头,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与抢险救灾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战斗在一起,充分彰显了全媒时代记者的责任与担当。

尚金华,县融媒体中心记者。8月17日,他在曲告纳采访报道时突遇曲告纳灾情,连续三天,他冒着大雨和危险,冲在一线,将受灾最初的珍贵画面拍摄记录下来。道路、通讯、电力全部中断,无法将画面和信息传出去,8月19日晚上,他几经辗转到达单位,第一时间将拍摄的素材和新闻稿件及时上传到了中央、省州媒体,在CCTV1、CCTV2、CCTV13、中文国际、新华社、中国日报、甘肃卫视等栏目第一时间报道播出,让全国人民收悉曲告纳镇百年一遇的暴洪泥石流灾害,他也是最早抵达灾区的记者之一。

姚缠龙,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暴洪泥石流的突如其来,冲毁了莫诺等村的唯一外出通道,村上电力、通讯、道路中断,形同“孤岛”。被困村灾情到底有多严重?外界人员无法得知。8月22日,姚缠龙和抢险救援队冒着生命危险沿着咆哮的河水逆流而上,在装载机的护送下,经过11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到达受灾最严重的莫诺、西周村,将受灾情况拍摄下来,及时报至现场指挥部,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在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凤凰网、甘肃电视台、新甘肃、甘南日报、甘南电视台等各大媒体第一时间播出了此条新闻。

奂振强,县融媒体中心记者。8月22日,他第一时间连续三次通过视频连线甘肃午间新闻、晚间新闻,将受灾情况做了系列报道,并协同省电视总台新闻中心主任杨德灵,午间新闻制片主任张健第一时间深入莫诺村莫诺组、下周组、茶坪村制作的《直击零伤亡后的较量》系列报道11期,网络点击量超过130万。

 

8月20日以来,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尹次主、杨元平、孙晓文等先后深入曲告纳镇、博峪镇连续数日进行现场采访,客观真实的报道受灾情况,并及时在省州县媒体播出。

前方是一线记者冲锋陷阵,后方是视频编辑、新媒体工作人员的坚守,幕后的他们也一样辛劳。采编部门房间的灯光总是彻夜长明,新媒体中心编辑时刻在线,认真修改剪辑前方记者发来的稿件、视频,并通过“两微一端”抖音、快手、视频号第一时间发布各类抢险救灾新闻、视频。

融媒体中心主任冯晓宏、新媒体记者刘兴云、编辑部董琴等策划编辑的《痛心!舟曲县曲告纳镇部分被困村最新灾情画面》、《致敬!舟曲县抢险救灾冲锋队涉险直扑曲告纳受灾最严重的村》、《感动!热心群众自发为受灾村民和救灾人员送去饭菜暖人心》、《挺进!大型机械设备、抢险队伍和救援物资陆续抵达重灾区莫诺村》等短视频在微信朋友圈纷纷转载点赞,阅读量超过了30万。抖音、快手、视频号剪辑的持续关注曲告纳镇暴洪泥石流灾害系列微视频阅读量达到400万、点赞量超过30万。

undefined

要注意安全,不要到水流湍急、滑坡落石的地方去,这是新闻人对公众的告诫,转过身,他们却逆行而上,不是不危险、不是不辛苦,只是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坚守,都源于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源于新闻工作者在危急时刻的责任与担当。

在这场百年一遇的暴洪泥石流抢险救灾中,全县的新闻人,怀着对灾区人民的关爱、对新闻事业的挚爱,尽心履责、迎难而上、磨砺精品,用行动和奉献诠释一名新闻人的初心,树立起抗洪救灾中“新闻战士”的光辉形象。


 

 

上一条:省水利厅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舟曲捐赠价值50万元抢险救灾物资

下一条:勤恳实干讲奉献 抗洪抢险守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