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要闻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舟曲要闻 > 正文

指挥部里的“花木兰”

发布时间:2020-09-07 08:51:44 来源: 花开舟曲 作者: 点击:

略显黝黑的皮肤,散发着藏家姑娘的气质;

额头散乱的头发,遮不住眉宇之间的坚毅。

这是舟曲暴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里,

一个志愿者每天的形象与身影。

看似不修边幅的背后,

是舟曲儿女抢险救灾无暇顾及的妆容。

 

 

时间从匆忙忧伤的八月下旬,转瞬来到金风送爽的九月伊始。这半个月来,暴洪泥石流抵挡不住重建家园的步伐,抢险救灾一线的千余军民,用鱼水情深换山河无恙;心系灾区的社会各界,以丹心寸意传递大爱温暖。一线与后方,共同演绎着舟曲八月最动人的故事。

 

 

在舟曲暴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有一名志愿者让人印象深刻,她的故事让人动容。她叫余贵琴,是曲告纳镇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女教师。8月20日,看到团县委发起的志愿者招募信息,余贵琴老师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一大早就来到抢险救灾指挥部报道。那个时候,前方抗洪救灾如火如荼,后方指挥中枢紧急调度,战事吃紧,每一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一名志愿者都是一支坚强的生力军。

 

 

作为综合协调工作组里的志愿者,余贵琴每天与14个工作组电话连线、了解情况、核实数据、汇总资料......她是一位勤奋务实的人民教师,对每一项细小工作反复研究,也对每一个数据词条反复核实,对每一个工作组人员言语温和;她是一个不输男儿的“女汉子”, 对指挥部里一切保障工作都积极参与,时而协助宣传报道、电话通知、会务筹备,时而协助装订文件、收拾卫生、整理文件,时而跑上跑下、搬运物资、联系后勤。

 

 

然而,这样一个活泼开朗、勤快敬业的90后女教师,她的背后,还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两个月前,余贵琴的父母双亲,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带着对一双儿女和这个世界的不舍,因病猝然离世。生离死别的巨大哀痛,让余贵琴不得不默默承受着精神和心理的双重打击。8月17日,舟曲突发暴洪泥石流,余贵琴的家乡拱坝镇也不同程度遭遇灾难,作为蓝天救援队志愿者的她,强忍着内心的悲恸,放下三岁半的孩子,义无反顾的来到指挥部担任志愿者。

长亮的灯下,这一坚守,就是半个月!

 

 

这半个月来,她与指挥部的同志们一起加班加点、昼夜忙碌、毫无怨言,给每个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她是指挥部里唯一的女青年志愿者,大家亲切的叫她“花木兰”。她也是一个“狠心的妈妈”, 9月1日那天孩子头部摔伤住进医院,她只是在电话这头安慰了几句,而后又一如往常投入工作。她还是一位有爱心、有情怀的人民教师,积极联系慈善教育组织、帮助困难学子,精心钻研教育教学、多次获评州级奖励,苦心劝导乡亲、奋斗摆脱贫困。她更是一位舍小家顾大家、尽职尽责、担当实干的青年代表,灾难面前,放下悲痛、舍下儿女,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光荣的使命感坚守阵地无悔付出,在家乡受灾的危难时刻以绵薄之力助力抗洪救灾。

 

 

所谓平凡孕育伟大,教师如此,一线的广大人民子弟兵、党员突击队、民兵突击队、消防救援队、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驻村帮扶工作队、乡村干部群众、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亦如此。他们患难与共、风雨无阻、坚守付出、守望相助,正因为这些可亲可敬的人们,舟曲的抢险救灾才能进展迅速、捷报频传。

值此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向指挥部里这样一位坚强勇敢、敢经风雨的“花木兰”和默默耕耘、不负韶华的人民教师,致敬!

 

 

上一条:这一刻,我们记住了

下一条:小爱汇聚 大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