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要闻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舟曲要闻 > 正文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来了,干货满满!

发布时间:2021-02-23 09:55:23 来源: 作者: 点击:

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脱贫攻坚成果如何持续巩固?农业农村现代化怎样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怎么实施?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如何治理?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多个方面进行部署,给农民发出惠农大礼包。

 

保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十三五”时期,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

“十四五”时期,如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同时,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行分层分类帮扶。如,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坚持开发式帮扶,帮助其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发展产业、参与就业,依靠双手勤劳致富。

 

确保粮、棉、油、糖、肉等供给安全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粮、棉、油、糖、肉等供给安全。

 

如何确保供给安全?

文件进行了诸多部署: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牛羊产业,等等。

 

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

文件明确,加快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加强国家作物、畜禽和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

同时,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研究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种子技术对农业特别重要,对增产的贡献比较大。”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现在国际上种子垄断性比较强,这意味着价格上是供应方说了算。中国本身是一个农业大国,良种培育是基础性的技术,自己掌握也是应该的。

 

2021年建设1亿亩旱涝保收农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耕地资源是有限、不可再生的资源,如果打破耕地红线,中国的粮食安全无从谈起,因此要强调耕地‘非农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表示。

文件提出,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

“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健全管护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中央和地方共同加大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2021年建设1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

 

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不动摇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动摇,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

同时,加强宅基地管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研究制定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的具体办法。

“中央已屡次强调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政策意图已经很明确了,各地不能也不敢对农民进城落户作出这样的限制条件。”党国英指出。

 

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稳扎稳打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一号文件对“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进行系统部署,并明确提出“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要因地制宜、稳扎稳打,不刮风搞运动”。

“乡村振兴必须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体现地域特色,尊重文化差异,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所副研究员刘晓洁分析,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气候、地理、资源、民俗和发展水平等差异大。

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多听农民呼声,多从农民角度思考。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加大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治理

 

近年来,高价彩礼事件频频引发争议。文件提出,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广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加大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这既说明中央对农村移风易俗的重视,也体现了净化社会风气的共识。

“拿不出高额的彩礼钱,致使儿子迟迟结不了婚”,“有丁点事都要办个酒席,收些人情钱”……目前在一些地方,讲排场、比阔气等陈规陋习仍然盛行,天价彩礼导致一些适婚家庭债台高筑,酒席泛滥让人情债不堪重负,“白色消费”造成极大浪费。陈规陋习既扭曲了正常的人际关系,又败坏了社会风气,移风易俗刻不容缓。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基层党组织和群众自治性组织应该是主导者和治理主体。”杨华分析认为,一方面,基层党委政府要为乡风文明提供制度规范,包括对农村人情、办酒、彩礼、歌舞表演等提供建设性建议和规范性原则。另一方面,注重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深化移风易俗等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探索符合地方实际和特色的公序良俗。

 

上一条:舟曲:以强有力政治监督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下一条:舟曲县:人才聚合力 助农保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