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要闻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舟曲要闻 > 正文

甘肃省召开第十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1-10-29 09:59:10 来源: 花开舟曲 作者: 点击:

10月27甘肃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 目前全省共有确诊病例63例


今天上午,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上获悉,10月27日0时至24时,甘肃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其中,张掖市4例,兰州市2例,嘉峪关市2例。 

截至10月27日24时,我省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累计确诊病例63例(兰州市44例,张掖市11例,嘉峪关市5例、陇南市2例、天水市1例)。  

目前,63例确诊病例中,61例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雁滩分院(兰州重离子医院)集中救治,其中危重型1例,重型12例;张掖市新增的2例确诊轻型病例,在当地定点医院集中救治。  

医疗救治方面,国家专家组与省级专家组每天对所有患者现场查房,每个患者“一人一策”,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患者由省级派驻重症专家 “一对一”负责救治。

截至27日24时甘肃省共排查密接人员3630人

今天上午,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上获悉,甘肃省持续加强重点人群摸排管控,以地市为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建集中流调队伍,依据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对其工作、生活区域、时空伴随者进行摸排,第一时间对密接人员、次密接人员进行集中隔离,提升流调准确性和时效性。截至10月27日24时,兰州市、嘉峪关市、酒泉市、张掖市、天水市、陇南市等6市共排查密接人员3630人,次密接人员9098人。

截至27日24时甘肃省共采集核酸检测样本2076万份

今天上午,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上获悉,甘肃省以兰州市等有确诊病例的地区为重点,通过集中本地力量,省级统筹调度支援,进一步充实核酸检测的采样力量。优化送检工作流程,成立应急采样小分队,缩短初筛阳性复核时间,切实加快核酸检测筛查进度。截至10月27日24时,全省共采集核酸检测样本2076万份,已出检测结果1810万份。

甘肃省确定90家“非绿码”患者就诊定点医疗机构

今天上午,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上获悉,甘肃省在确保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同时,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做好群众日常就医服务。为满足“非绿码”人员和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的就医需要,全省确定了90家“非绿码”患者就诊定点医疗机构,97家孕产妇定点就诊医疗机构,已向社会公布,引导群众有序就医。省级医疗机构全部开通心理咨询服务热线,以学生和集中隔离人员为主,专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热线联系电话已在省卫生健康委网站公布。

兰州市今日启动第四轮大规模核酸检测

今天上午,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上获悉,兰州市已经完成第三轮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截至10月27日20时,已采样368.51万人,已出结果293.87万人,累计排查阳性3例,均为隔离管控人员。将于今日启动第四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

截至27日20时兰州市累计追踪到密接、次密接者3563人

今天上午,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上获悉,截至27日20时,兰州市累计追踪到密接者1502人、次密接者2061人。新增密接者33人、次密接者77人,解除隔离268人。 

兰州市通过优化四级流调管控流程,加强个案研判力度,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快速精准锁定重点人群。特别是进一步严格混管阳性应急处置程序,快准全追踪密接者和次密接者,分类落实核酸检测、隔离留观等管控措施,形成流调报告的同时完成诊断报告。

截至27日20时兰州市启用集中隔离点74个 封控重点风险区域33个

今天上午,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上获悉,截至10月27日20时,兰州市启用集中隔离点74个、房间9729间;备用集中隔离点35个、房间3305间;共集中隔离管控5439人,其中,隔离密接者1552人、次密接者1359人、入境人员25人、中高风险区人员1751人、时空伴随等其他人员752人。全市封控重点风险区域33个,含中风险区3个,管控重点人群44276人。确诊患者正在定点医院救治,病情总体稳定。

兰州市基本实现黄码转绿码“动态清零”

今天上午,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上获悉,兰州市下放健康出行码赋码转码管理权限,目前已基本实现黄码转绿码“动态清零”。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所需方面,兰州市通过开展专项救助、送温暖活动,向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累计发放价值177.48万元的防疫物资和基本生活用品。加大蔬菜调运力度,加强市场经营秩序监管,确保市场上蔬菜供应充足。

嘉峪关市新增2例确诊病例 年龄最小仅4岁

今天上午,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上获悉,10月27日0时至24时,嘉峪关市新增2例确诊病例。分别是杜某某,女,67岁,退休;蒋某某,女,4岁,幼儿园中班幼童。目前,嘉峪关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例,均在定点医院集中救治。  

嘉峪关市已安排专业流调人员,连夜开展流调排查,再次对所有行动轨迹和涉及重点区域进行深挖细查。  

截止27日20时,嘉峪关市累计确定密接443人、次密接730人。封控小区3个,管控小区92个。

张掖市新增4例确诊病例 2名为幼童

今天上午,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上获悉,截至10月27日24时,张掖市新增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甘州区2例,山丹县2例,均为轻型。本次疫情以来,张掖市累计报告11例确诊病例,分布在甘州区、山丹县,目前情况稳定。  

病例8:张某某,女,4岁,现住张掖市甘州区梁家墩镇六号村锦绣嘉苑,系确诊病例郑某某女儿。于10月21日集中隔离,前4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10月27日凌晨第5次核酸检测为阳性,随即转运至市级定点医院。经市区专家组会诊后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病例9:张某某,男,1岁,现住张掖市甘州区梁家墩镇六号村锦绣嘉苑,系确诊病例郑某某儿子。于10月21日集中隔离,前4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10月27日凌晨第5次核酸检测为阳性,随即转运至市级定点医院。经市区专家组会诊后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病例10:高某某,男,24岁,现住张掖市山丹县清泉镇仁爱小区,10月17日与山丹县确诊病例李某某有时空交集。前2次核酸检测为阴性,10月26日凌晨第3次核酸检测为阳性,经市县专家组会诊后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已转运至兰州定点医院集中救治。  

病例11:陈某某,女,49岁,现住张掖市山丹县清泉镇仁爱小区,系确诊病例高某某母亲。前2次核酸检测为阴性,10月26日凌晨第3次核酸检测为阳性,经市县专家组会诊后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已转运至兰州定点医院集中救治。  

张掖市副市长娄金华介绍,甘州区、临泽县、山丹县先后启动第三轮大规模核酸检测,运用全省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及时公布检测信息。截至10月28日8时,全市围绕11名确诊病例共排查密接人员1033人,次密接人员4120人。全市累计核酸检测样本2592505份,已出结果2500982份,其余91523份结果待出。

兰州市11000余名志愿者和60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投入疫情防控 共同构筑起“防疫长城”

今天上午,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上获悉,疫情发生后,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向全省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发出倡议,号召党员干部、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要在各级卫健部门和街道社区的指导和调配下,规范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的宣传教育和志愿服务,在城乡基层形成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已成为基层抗疫的“主力军”和百姓生活的“贴心人”。  

兰州市11000余名志愿者和60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的全力投入、倾情奉献,对兰州市防疫工作的稳步推进、持续向好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陇西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宣传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作用,全县24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迅速行动,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6250人,组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252支,用志愿服务构筑“防疫长城”。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的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甘肃好人等身边先进典型,积极投入到战“疫”一线,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汇集文明力量,“志愿红”已成为街道、社区、村镇抗击疫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甘肃疫情防控医疗物资储备充足

今天上午,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上获悉,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甘肃省医疗物资保障组靠前谋划、主动作为,全力做好医疗物资保障工作。截至目前,甘肃各方面疫情防控医疗物资储备充足。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介绍,截至10月27日,省内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政府储备、医疗机构共库存医用防护口罩722万只,医用平面口罩16622万只。其中,生产企业库存医用防护口罩198.3万只,医用平面口罩7372万只;流通企业库存医用防护口罩136.5万只,医用平面口罩1480万只;政府(省、市两级)储备医用防护口罩252.1万只,医用平面口罩5799.4万只;医疗机构库存医用防护口罩140.8万只、医用平面口罩2360.7万只。当日,全省消耗医用防护口罩33.7万只、医用平面口罩263万只。  

从医用防护服库存看,截止10月27日,省内共库存医用防护服173.5万套。其中,生产企业库存数量为7.56万套,流通企业库存6.85万套,医疗机构库存73.95万套,政府储备85.2万套。当日消耗医用防护服9.2万套。  

从消杀产品库存看,截止10月27日,省内共库存酒精、84消毒液和过氧乙酸等消杀产品1226吨,其中生产企业库存56吨,流通企业库存261吨,医疗机构库存477吨,政府储备432吨。当日消耗消杀用品74吨。

甘肃省医用口罩日产能达579万个 疫苗生产可满足省内需求

今天上午,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上获悉,经过2020年的建设,甘肃省已具备一定的医疗物资生产能力。截至目前,全省医用口罩生产企业23户,生产线105条,日产能579万个。  

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5户,生产线9条,日产能1.9万套;隔离面罩和护目镜生产企业2户,生产线3条,日产能1.5万套;医用额温计生产企业5户,生产线5条,日产能2.75万个;消杀产品生产企业12户,生产线17条,日产能150吨。  

截至目前,医疗物资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逐步释放产能。10月27日当日,全省疫情防护物资生产企业生产医用口罩212万个,医用防护服5800套,消杀产品51吨。  

此外,兰州生研所还承担了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委托分包装生产任务,疫苗生产可满足省内需求。

甘肃省54.86万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今天上午,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上获悉,疫情发生以来,志愿服务为全省的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全省共有54.86万志愿者、9115个志愿服务组织和1.4万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参与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甘肃省文明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罗凤存介绍,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坚持就近就便的原则,配合卫健部门和街道社区及镇村积极助力疫情防控和核酸检测工作,广泛开展了疫情防控科普、健康知识传播、交通疏导、检查登记、体温检测、送医送药、物资分发等志愿服务活动,并捐款捐物价值1049万元。  

此外,在疫情防控行动中,近37万党员志愿者率先垂范,从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奋战在战疫第一线,发挥了党员志愿者的先锋引领作用。省直各部门的党员干部积极到社区报到,已有5463个基层党组织、近3万名党员志愿者开展了各项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民办实事”的为民情怀。





上一条:俞成辉:咬定目标不放松 整治问题不手软 以疫情防控实际成效彰显甘南担当

下一条:织好疫情防控“三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