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要闻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舟曲要闻 > 正文

芳华无悔铸初心 巾帼忠魂践使命

发布时间:2019-11-11 00:00:00 来源: 舟曲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 点击:

——记扶贫路上因公牺牲的优秀共产党员张小娟

张小娟,女,藏族,1985年4月出生,2008年9月参加工作,201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与旅游管理专业双学士学位,生前历任舟曲县曲瓦乡人民政府副乡长、曲瓦乡纪委书记、舟曲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2016年9月当选为政协舟曲县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常委;2018年7月被中共舟曲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19年10月7日,时任县扶贫办副主任的张小娟在舟曲县山后贫困乡镇开展脱贫攻坚验收结束返回县城途中,因所乘车辆坠入河中不幸遇难,因公牺牲,年仅34岁。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她永远地离开了她所热爱的这个世界,离开了年迈的父母、柔弱的孩子、亲爱的丈夫以及朝夕相伴的同事战友。

张小娟,这位被无数舟曲干部和贫困群众亲切称为“小娟”的“最美扶贫人”,以忠魂铸初心,用生命赴使命,谱写了一曲“向贫困宣战”的英雄篇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敢教舟曲换新天”的豪迈信仰,用一贯表现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公而忘私、忘我奉献”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她热爱党的基层事业,勇挑党组织交给的重担,不惧困难、不讲条件、不辱使命、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始终坚持做到党有号召、我有行动,贫困群众有所需、我自当冲锋在前。她用生命和热血践行“对党忠诚、敢于担当”的好党员、好干部的要求,是深度贫困地区优秀扶贫干部的先进代表,是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先进典范,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报效桑梓不负韶华  心系家乡笃定前行

1985年,张小娟出生在甘肃省舟曲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与许多农家孩子一样,她继承了老祖辈坚韧不拔的品格,这种品格成就了她坚强生活、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忠诚担当的性格。从小学到高中,天资聪颖、成绩优异的她,一直是父母眼中的希望、同学心中的榜样、老师口中的骄傲。

十年寒窗,不负众望。2003年,她以舟曲县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与旅游管理系。那一年,18岁的张小娟,从故乡贫瘠的土地上走来,背负着父老乡亲殷切的期望,踏进了这所“硕果累累气自华”的高等学府,遨游书海,刻苦学习,磨炼本领,砥砺思想。

2008年6月,她怀着报效桑梓的美好愿望,毅然决然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片贫瘠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回到白龙江畔哺育了她二十几年的家乡,并于同年9月分配到舟曲县立节乡人民政府工作,这是她人生的第一次选择。

2010年8月,在那场与洪魔抗争轰轰烈烈的抢险救灾中,这位走出大学校门不久但坚毅刚强、无畏无惧、表现突出的姑娘“火线入党”,这是她人生的第二次重大选择。

2016年1月,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过硬、群众基础扎实、工作实绩突出的她,经组织安排担任舟曲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这是她人生的第三次选择,也是最后一次无悔的抉择。

十年的岁月里,她以满腔的热血奔走在基层一线、奋战在脱贫战场,把自身价值与党的事业相对接、把个人使命与群众期盼相融合,用青春扎根基层、以深情奉献乡土,用短暂而精彩的一生,作出令人景仰的时代回答。

视民如亲血浓于水  为民如己付出无悔

她始终坚定群众立场,深怀群众感情,用真心、真情、真举、真干与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初到乡镇工作时,她还是一个20岁出头的姑娘,怀着对这片故土的热爱之情和立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坚定决心,主动担任驻村干部,她经常跋山涉水走村入户,与群众促膝交谈,向群众学习,为建设新农村收集“金点子”;她立志为民致富,因地制宜、大胆破题,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发展中藏药材种植、土鸡养殖产业,努力把农民土地上的“黄金苗”变成群众的“钱袋子”,把农家的土鸡养成致富增收的“金凤凰”;她坚信“人心向善,道德润村”,在村上组织成立社火队、罗罗舞队、广场舞队,在春节等节庆期间赴县城参加表演,促进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为农村这片天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无论是作为乡镇干部,还是扶贫干部,张小娟的心里装着群众,时时想着群众,事事为着群众,始终站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勤勤恳恳为群众服务。

担任曲瓦乡副乡长期间,哪怕乡上的工作再忙、事情再多,她几乎每天都要去村里,开展送政策进农户、谋划产业发展、帮助危房改造、协调解决就医上学等工作,视群众如亲人。在她的眼里,小到柴米油盐等生活琐事,大到各项惠农政策落实,群众利益都无小事,凡是群众的人口、住房、收入以及需求等情况,她都了如指掌。

在担任曲瓦乡纪委书记期间,张小娟同志认真钻研纪检监察业务,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耐心倾听群众心声,积极协调争取解决问题。尤其在党风廉政建设、乡镇机关干部管理、村干部管理、惠农政策落实、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等工作中,她始终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党委、政府领导坚持分管工作和廉政建设两手抓起到了时时鞭策和促进的作用;对群众来访来信做到热情接待,每件必定亲自过问办理,同时有效地发挥了纪检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使每一名纪检干部都能认真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做到及时办处。


她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怀着真情解民难,带着真心帮民需,把口碑深深刻印在群众心坎上。多少个日日夜夜,在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都留下了她奔走的身影、忙碌的场景,她是群众心中的“乖女儿”、孩子心中的“小娟姨”,成了群众最知心的朋友,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树立了新时代基层青年的工作典范。她生前所工作、学习、生活过的地方,那里的人、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曾经深深牵动着这个女干部的心,那里的人深切缅怀他们的“好女儿”,那里的一草一木见证着她“苦自己不苦群众”的情怀担当。

“这么好的娃,咋就出这样的事啊?小娟以前在这里工作的时候,把我们好得就像亲人,我们每回看见她,都像看见自己的女儿...”。当立节镇立节村几个老太太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顿时悲从中来,老泪纵横,几次哽咽地叙说着这个让她们牵肠挂肚的“女儿”的故事——“5.12”地震灾后重建时,正值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黄金时机,农村留守在家的大都是老人孩子,许多农户的房子在维修时缺乏劳力,只能在焦急的等待中眼看着冬天一天天到来。刚参加工作的张小娟见此情况,主动请命帮助群众改造危房,在尘土漫天的土坯房和村道上,每天和钢筋水泥、砖头土块打交道,北京来的“洋学生”很快变成了村里的“土干部”。

农村一线的工作历练,厚植了这位朴实的女干部心怀群众、视民如亲、为民如己、血浓于水的感情;锻造了一名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并蒂而生、战天斗地、敢于担当的精神;铸就了一名年轻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一线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将热血洒在脱贫路上的赤胆忠魂。

求真务实埋头苦干  脱贫攻坚时不我待

舟曲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贫困发生率高,资源禀赋薄弱,是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纵深推进,无数的党员干部与群众拧成一股绳向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发起总攻。在这场干部历练的“大熔炉”、作风锤炼的“拉练场”中,理想信念坚定、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成效突出的张小娟脱颖而出。2016年初,张小娟同志被组织选拔调任到县扶贫办担任业务副主任,主要负责全县建档立卡管理、国家扶贫子系统和全省大数据系统管理、扶贫资金管理等多项重点工作任务。

舟曲县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属性复杂,“精准”是国家扶贫的第一要求,也是张小娟对自己的基本要求。担任县扶贫办副主任以来,她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政策理论水平以确保每一项因户施策精准无误,还要随时做好对乡镇、部门的工作协调和指导建议。她把所有可以用来相夫教子的时间几乎都用在脱贫攻坚上,一年中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不是在贫困户家里,就是在去往贫困户家里的路上;她几乎没有周末,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孜孜不倦的研读扶贫政策,研究贫困识别、贫困退出、扶贫系统操作、扶贫资金管理、项目建设等各个领域的要求和规定上。

三年时间里,经过大量的知识积淀和实践经验,她做到了各类数据、标准、规定、政策精准掌握、烂熟于胸,也因此成为各乡镇、各部门24小时在线的“业务联络员”。舟曲县19个乡镇、87个贫困村、3万余名贫困群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张小娟”这三个字。这朴实无华的三个字,胜过豪言壮语,赢得赞誉无数。2019年2月,她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在扶贫的神圣工作岗位上,她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重要指示精神,尽忠尽职、尽心尽责,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她被舟曲县广大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亲切地称为舟曲扶贫的“移动数据库”和“活词典”。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代表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对几年如一日勤奋敬业的扶贫干部的高度评价,是一名共产党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坚持战斗的最好见证。

她因工作成绩突出,连续三年考核优秀,记公务员三等功一次。

她牢记党组织的信任和重托,用柔弱的肩膀挑起扶贫路上的重担,虽负重前行,却脚踩大地,把群众的幸福举过自己的头顶,在她平凡而伟大的扶贫长征路上,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时代担当的赞歌。

公而忘私默默奉献  满腔热忱干事创业

她始终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生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勤奋敬业、忘我奉献,表现出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全县脱贫攻坚困难最多、挑战最强、压力最大,甚至面临“造不出血”“输不进血”的窘境的紧要关头,她作为脱贫攻坚的“排头尖兵”,带领扶贫骨干上山下乡、进村入户,与乡镇干部共同召开群众会议,讨论深度贫困村的发展规划,提出诸多深度贫困村发展的意见建议,为舟曲县攻克深度贫困由“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2017年以来,深度贫困乡、村用于扶持产业培育、能力素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电商扶贫和贫困村“三化”等项目资金超过5000万元,这些资金全部精准扶持到户,如今村子更美了,脱贫致富的人更多了,日子更加红火了。

她在工作中总是想在前面、干在前面。在入户过程中发现扶贫政策的宣传形式单一,贫困群众知晓率不高,回来后就通过漫画图解、语音播报这些通俗易懂的方式让群众掌握扶贫政策。她经常舍弃休息时间,对一些年轻的扶贫干事不厌其烦的进行业务指导,帮助他们一步步成长为扶贫的精英骨干。

须眉从不言退缩,巾帼亦是领头雁。在这场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与贫困斗争的伟大事业中,只要面临脱贫攻坚紧急重任,她都冲锋在前,没日没夜持续奋战和长年累月超负荷的精细化工作,已经使得她的身体免疫力急速下降,时常感到力不从心。然而,即使身患疾病,她仍然坚守岗位、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她的公文包里除了厚厚的一堆扶贫工作资料外,剩下的都是各种药品。县里的领导几次三番劝她注意身体,就连单位的司机都忍不住劝她缓口气、歇一歇,每当这个时候,她总是报之一笑,回头又忘我的工作。

“她是个非常敬业的人!扶贫工作最忙的时候,司机、车辆都不够用,有时候我给她们单位开车,山后下乡回来都半夜十二点了,张主任让扶贫干事们休息,自己却跑到办公室加班去了,我们都看着不忍心,更看着心疼!”县扶贫办经常雇用开车的张师傅在听闻她不幸遇难的消息后,沉重且惋惜地说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在最真切触摸老百姓脉搏的地方,张小娟如一星萤火,保持以梦为马的激情,发出能给乡亲们带来温热的光亮。正如她生前最尊敬的老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所说的那样:“小娟的意外牺牲令人痛心,而无私奉献一直符合她的人生轨迹。她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民族地区,奉献给了扶贫事业,是新时代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直接体现和党员榜样,作为老师,我心里充满了敬意”。

顾全大局初心如磐  时代楷模芳华永绽

自古家国难两全,两情隐隐何取舍。张小娟选择了后者,在她心里,家轻国重,私小公大。她的孩子尚且年幼懵懂,女儿7岁上二年级,儿子前不久刚刚满三岁才上幼儿园;她的母亲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公公婆婆年逾八十,老人都一生辛劳,就图个一家团圆;丈夫在县疾控中心上班,需要经常下乡开展工作。

面对繁重琐碎的扶贫工作,面对还未脱贫的七千余名群众,她丝毫不敢松懈,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扶贫工作上,工作异常繁忙时,有时候一连好几天和孩子打不上照面,孩子没有好好感受过一天的母爱,对于离单位30公里以外的父母更是一年难得见上一回。

在峰迭新区,无数次这样的场景让人看着不由得心疼:7岁的女儿拉着3岁儿子的手,没有母亲的陪伴呵护,没有一家人团聚的亲昵快乐,懂事的孩子大的带着小的,孤独地在院子里踉跄学步。她每次出门答应陪自己的儿女晚上回来一起玩耍,却很少实现。她心里除了对孩子的亏欠,还有对老父老母养育之恩无以为报的愧疚。

母亲本来血压就高,再加上心脏疾病,一年要住好几回医院接受治疗,她时常牵挂着母亲的病情安危,却由于工作繁忙,未能守在病床前尽一尽女儿的孝道。有那么几次,她晚上好不容易加班回家比往常早了点,准备做点可口滋补的饭菜给病床上的母亲送去,可脱贫攻坚琐碎的事情太多太多,为了一项政策的解答,她不得不停下洗菜的双手,耐心解答到深夜,等她忙完工作,万家灯火早已剩下星星点点;更多的时候,她正在去菜市场的路上,就接到单位的紧急电话,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她,一边急匆匆赶往单位,一边在心里宽慰着自己:等下次再给妈妈做吧!谁曾想到,这一等,却成了永远的遗憾。

也许,对于家庭和亲人,她未能尽到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的责任。但是,对于舟曲的14万老百姓,她用一名好党员、好干部、好公务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向组织和贫困群众交上了一份完美的人生答卷。

如今,在张小娟办公室的墙上,仍然挂着一张张脱贫攻坚验收的工期表,她的办公桌上还堆积着一叠叠扶贫工作资料。她与无数的有志青年一样,生于斯长于斯,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以顾全大局、不计得失的赤子之心,以舍我其谁、决战贫困的责任担当,在奋斗中成就小我、利及大家,2017年4月被舟曲县妇女联合会评为“舟曲县‘三八红旗手’”;2018年10月被中共舟曲县委、舟曲县人民政府授予“舟曲县‘最美扶贫人’”荣誉称号;2019年4月,荣获“甘南州青年五四奖章”;2019年10月27日,她被中共甘南州委追授为“全州优秀共产党员”。她虽然将时间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将生命奉献给了扶贫事业,但是她的精神,已经化为脱贫攻坚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了脱贫的征程,也照亮了这个时代的天空。

张小娟同志用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给贫困群众带来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为党员干部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品德,力争上游、勇挑重担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务实工作的敬业精神,心系群众、默默奉献的为民情怀,担当实干、不惧困难的拼搏精神,朴实无华、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

她用青春书写时代赞歌、用热血践行新时代干部初心、用生命践行共产党人使命,是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和先锋模范,她将永远活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心中。


上一条:王彦辉:使命在心 把灿烂的生命写在舟曲大地上

下一条:陈文燕:芳华绽放 不负春光 芳华虽短 馨香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