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帮扶工作不是单一的帮贫困户,而是要实现整村脱贫,我们要多了解群众住房、水电、环境卫生、生活状况、子女上学、家庭收入、医疗救助、养老保险等各方面的情况,想出解决的途径和办法”,这是康建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这一位憨厚老实、穿着朴素的藏族党员名叫康建光,在甘南州自然资源局工作。2017年8月他来到曲瓦乡架然村。这个村属于少数民族聚居村,全部在高山或半高山居住,海拔2200米-2400米,全村110户450人,耕地面积1455.5亩,是省级深度贫困村。
为了解决耕地、苗木滞销等突出问题,康建光积极协调州自然资源局给架然村解决了5万元的环境整治经费,在曲瓦乡实施了600万元的土地整治项目,协调县林业部门为该村2013年以来的54户贫困户每户销售树苗4000株,增收1.08万元。将架然村5名贫困大学生安置到合作市早子沟金矿就业,对2019年考上大学的9名学生发放助学金2.1万元。

贫困户杨路达家的房子以前是危房,在康建光和村上的帮助下拆了危房住进新房。杨路达高兴的说:“感谢共产党,感谢老康和乡村领导。”
2018年11月,康建光觉得右眼看东西有些模糊,右耳淌脓水,经诊断右眼长了谿肉,右耳患慢性肿耳炎,时常淌脓水,医生建议他到医疗条件好的医院住院做手术治疗。康建光说“脱贫攻坚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我怎么能临阵逃脱呢?我一定要坚持到底”。

康建光用实干证明了自己,也赢得了村民信赖。经过两年的发展,架然村的巷道干净了、自来水入户了,路灯安上了,新房建起了,群众的笑脸更多了。贫困户由32户110人减少到14户47人,贫困率下降至10.3%,人均纯收入由2017年的3980元提高到了目前的4780元。


2018年,省水利厅选派张金利同志到舟曲县果耶镇勒阿村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作为第一书记,张金利积极协调省水利厅、县水务局等部门为勒阿村投资10余万元实施集中供水点、自来水入户等安全饮水项目,与省水利厅、县教育局和镇政府协调在勒阿村新建幼儿园1所,积极争取省农科院技术和资金支持,扶持勒阿村吉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乌龙头和刺五加山野菜种植,累计种植乌龙头达60余亩;协调县水务局投资25万元为全村打防冻井100口,在水源地新建蓄水池一座,截流坝一座,新埋设管道2km。
张金利还积极和镇村干部们一起引导贫困户种植中药材,养殖从岭藏鸡和土猪,帮助实施入户路硬化、庭院硬化、改厨、改厕等基础设施项目,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51.2%降至2018年底的2.6%。



在舟曲脱贫冲刺的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对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地毯式”起底排摸,通过“千人入户”政策宣传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和工作满意度,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力打好“3+3”冲刺清零攻坚战。
他们只是千千万万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同志中的一员,却代表了这个群体共同的特征:敬业,无私。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为了这个目标,他们不辞辛劳、不畏艰辛,走遍贫困村,访遍贫困群众。同样的话,他们重复了无数遍,为的是让贫困群众了解国家的政策;同样的路,他们走了无数遍,为的是对每一个贫困户情况心中有数;同样的数据,他们核实了无数遍,为的是让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生根。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他们继续披肝沥胆、夜以继日的奋战,继续用双脚丈量着责任的长度,用担当践行着使命的高度,他们无怨无悔的心态和为扶贫事业兢兢业业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