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舟曲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聚力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截至目前,全县游客接待总量达220.2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7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57.4%、141%。
聚力项目建设,夯实梯次发展新支撑。聚焦重点景点景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力集聚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投资1.665亿元的“一十百千万”工程项目建设正在收尾,18个全域旅游专业村已竣工待验,其中,土桥子、各皂坝两个文化旅游标杆村已通过验收、投入使用。总投资2000万元的拉尕山景区综合建设项目(包括立体停车场)和投资1000万元的翠峰山景区旅游基础建设项目已竣工。投资3亿元的拉尕山大景区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可研评审。投资4700万元的立节镇杰迪村文化旅游标杆村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在巴寨沟、翠峰山、新区观景台等景区景点制作、更新旅游路线、宣传标识标牌90余块。
坚持多措并举,赋能公共服务新提升。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举办“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春节义务送春联”等活动和摄影展览,展出优秀摄影、楹联作品1600余幅。积极申报7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完成全县50个非遗项目数字化建档。举办6期体育文化类培训班,共培训1540人。持续深化与甘肃国学研究会的交流合作,在“心在舟曲”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中国式读书法—吟诵》公开课10期。文化四下乡、戏曲进乡村等公益性演出110多场次。扩大广电系统网络覆盖率,208个行政村应急广播系统联调工作通过国家和省级检测验收。截至目前,全县有线广电网络传输覆盖19个乡镇,广电综合覆盖率达99%。完成投资500万元的舟曲县应急广播指挥系统建设,信号接收终端安装使用率达到100%。
强化监管清源,营造文旅市场新环境。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加强文化旅游行业整治,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全面优化文化旅游市场环境。加快推进景区(场馆)视频监控和分时预约工作,拉尕山景区实现视频监控对接和同步共享。结合春节元旦、全国两会、中考高考、中秋国庆等重要时段、节庆,深入景区景点、酒店宾馆、农家乐、网吧茶馆、书店文印、KTV等文化、旅游、娱乐经营场所和校园周边区域,纵深开展文旅行业安全隐患排查和市场规范经营专项巡查整治。截至目前,开展文化领域安全执法958家次,查缴盗版盗版书籍99套,制作完成执法案卷1件,受理承办文化娱乐场所扰民案件4件,全县文化行业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秉持守正创新,占据宣传营销新风口。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录制、播报、发布防疫防控类信息 250余条,全天候为过往游客提供及时准确疫情信息和防控要求。在兰州举行2021年舟曲县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暨座谈会。充分利用“舟曲文旅”“舟曲旅游”“心在舟曲”等微信公众号和官方抖音媒介原创和转载发布旅游宣传信息500余条。以白龙江风情线、主要景点景区、旅游专业村等为旅游目的地的采风直播及拍摄视频作品发布80期,其中30多期作品被中国旅游新闻网、丝路文博网爱、游和平(天津)、今日头条、微游甘肃、甘肃日报等媒体平台采用,抢占流量新风口,进一步了扩大舟曲文化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
加速文旅融合,撬动乡村振兴新动能。聚焦“生态美丽有朝气、环境秀丽有灵气、景观靓丽有名气、产业富丽有商气、生活绚丽有底气、庭院雅丽有人气”的目标定位,全力提升“多彩石城·生态农庄”各皂坝村、“田园城马·英雄故里”城马村、“康养小镇·葡萄之乡”土桥子村等5个文旅品牌;做强“松棚楹联、国学文化、古藏文文献、山水生态、东山转灯、博峪采花、巴寨朝水、饮食文化、康体养生、石头文化”等10张文化名片;倾力提升“花开舟曲”为主题的G345沿线“百里花廊”建设工程,高品位、特色化打造百里龙江风情线,白龙江风情线呈现出“移步换景、花开四季”的靓丽风景,文旅多元深度融合释放全域旅游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