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以来,东山镇紧扣“巩固拓展”主题,瞄准“乡村振兴”目标,围绕“四个不摘”要求,“五力”并举,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斗力。紧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机遇,以全省标准化先进党支部—谢家村党支部为标杆,以把石家山村建设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村为抓手,结合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级“领航员”,并常态化开展“补钙充电”提升行动;以“八好”党支部建设为平台,结合“三亮四进”“一承诺四服务双评议”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凝聚了党建引领工作合力,提升了党组织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组织力和战斗力。

夯实基础设施,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支撑力。以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村落”为落脚点,紧盯“一十百千万”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和生态文明小康村项目建设,有序推动民宿、农家乐及各村组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和村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清洁村庄、450户“厕所革命”及“五无甘南·美丽舟曲”建设走实走深,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支撑力。

培育优势产业,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驱动力。立足产业发展实际,按照县委“1+6”产业发展思路,依托已建成的4个从岭藏鸡养殖基地、1个黑土猪养殖基地、1个中华蜂养殖基地、2个中藏药材种植基地、2个羊肚菌种植基地,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村集体+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实施因户施策和“五小产业”等项目、加快致富带头人培育和农产品资质认证、规范合作社管理等措施,鼓励引导群众发展从岭藏鸡、黑土猪、中华蜂、羊肚菌、中藏药材等特色种养产业,逐步推进农牧产业规模化发展和农特产品商品化进程,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依托社会帮扶,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凝聚力。对接省州县7个帮扶单位精准选派群众工作能力强、懂农村、懂项目的22名工作人员担任7个已脱贫村驻村帮扶干部,组织建立了“一对多、多对一”帮扶机制,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责任体系。持续坚持包村干部“吃住在村、服务在村、办公在村”的服务制度,压紧压实帮扶单位和驻村帮扶干部及结对帮扶干部工作责任,坚持“沉下去、贴着帮”,持续在工作一线抓好群众教育引导、政策落实和村级发展等工作。

健全工作机制,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续航力。建立健全全方位防止返贫工作体系,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和首要政治任务,强化组织领导、深化帮扶机制和督查调度机制,狠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对“三类户”112户449人有效开展义务教育、医疗保障、安全住房、安全饮水、生态移民搬迁、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劳务输转等工作,已消除50户19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