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要闻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舟曲要闻 > 正文

【初心与使命】被故事选中的人

发布时间:2019-08-28 00:00:00 来源: 舟曲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 点击:

王昕,天津市和平区房地产管理局干部,2017年7月7日—2019年7月7日,挂职甘南州舟曲县委常委、副县长,2019年7月7日,王昕挂职期满主动向组织申请延期一年。

初来乍到的“方便面”县长

去甘肃深度贫困县挂职的决定,对天津市和平区的机关干部王昕来说,更像一场上战场之前的决绝,在进行组织谈话时他恳切而坚定地表明态度:自己要去最困难的地方奉献力量。 

舟曲这个名字于是第一次被王昕所知,随手打开网页,首先跳出来的几条新闻,是几年前那场不忍直视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每一张图片都令人心惊。王昕匆匆关了网页,奔赴甘南藏族自治州最东边那个素未谋面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并暗下决心:无论多难,自己都会在所不辞。

他的行李中,带了两大箱方便面。

负责迎接挂职干部的组织部同志啼笑皆非:“王县长,您带方便面干嘛?我们舟曲号称藏乡江南,啥吃的都不缺……”

这件事让这位初来乍到的挂职副县长获得了一个“方便面县长”的称谓,也让王昕在奋进发展欣欣向荣的“山水新舟曲”面前开始了第一个思考:舟曲的对外形象传播和重塑方面,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小县城如何才能打破固有壁垒,向不了解她的人展现真正的美?

“花开舟曲”的跨国旅行

在民风淳朴气候温润的舟曲,王昕开始了自己的挂职生涯。此前在专业局工作的他,从没有过县乡工作经验,所以格外珍惜基层历练的机会。人们看到的这个挂职副县长,无论何时都带着热情积极的笑容,他和大家一起下乡走访、进村入户、开展调研,融入着舟曲的发展。

点点滴滴的细节和日渐熟悉的工作,让这位来自沿海发达城市的干部深深体会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乡镇干部的艰辛,也让他对舟曲这片土地越来越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深情。

“舟曲的资源其实很丰富,这个兼具藏汉文化的小县城,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魅力,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从来不知道这个地方,听闻舟曲也是从几年前那场可怕的泥石流灾害开始,但是在各方力量的努力下,经过这些年众志成城的努力,舟曲早已旧貌换新颜,我们的藏乡小江南有信心重新发送属于自己的名片……”不多久,王昕的足迹已经遍布全县所有乡镇。

王昕有很多在新闻媒体界工作的朋友和同学,自从去挂职,大家发现他的朋友圈全是关于工作地舟曲的内容,频繁的联系和一次又一次的沟通,也和他心心念念的舟曲有关,于是,在王昕的努力协调和天津方面的支持关心下,天津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先后造访藏乡舟曲,就文化旅游、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教育卫生等内容进行全方位采访报道,不仅增进了两地的了解,也更加有力地提升了舟曲的对外形象。

“我们舟曲特别美,特别有内涵,配得上在任何地方亮相”,思路开阔的王昕,通过各种渠道开始了舟曲的“名片发放”。

于是人们惊奇地发现,红纸黑字的传统楹联式“花开舟曲”logo,以特别新颖的方式走入大众视野,尼加拉大瀑布、美国街头、非洲草原……为舟曲站台打call的,有专家学者、国际友人、游客、甚至明星。王昕由衷地希望,已经做好准备的舟曲,能够拥有自己该有的形象和品牌,而不是多年前贫瘠苦难的记忆。

对接中央电视台《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组走进舟曲时,王昕以一名舟曲人的深情和热爱为记者介绍相关工作,旁边的人忍不住感叹:“现在的挂职干部确实不一样,从走读式到扎根式,王县长这样的挂职干部令人敬佩……” 

挂职干部的“第二故乡”

在舟曲工作的日子,王昕经常被感动充盈,淳朴的老乡、踏实的干部,还有身边团结友爱的同事,让他忘记了这是离天津千里之遥的他乡。

“记得刚来时有一天早上晨练,碰见了石华雄书记,他跟我聊天,问我都喜欢吃什么,我就随口说平常在家爱吃包子饺子之类的,然后我们食堂的大师傅当天就做了鲜美的茴香馅饺子,说是书记特意嘱咐的……”

这些细节让王昕感觉到了家的温暖,也让他对舟曲积淀着历久弥深的感情。

“组织派我们来,不是我们有多大能耐,而是让我们成为一个媒介,一座桥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贫困地区与外界更多一个通道……”在了解了各方面情况之后,王昕渐渐知道了哪些领域和层面有怎样的需求,也为此做着积极的努力。

他对接各方资源,邀请中国农科院专家张金霞教授到舟曲为羊肚菌种植把脉问诊;协调天津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和爱心人士,为舟曲的乡镇学校捐赠衣物近6000件、学习用具700余套,捐赠金额突破百万元;协调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与舟曲县政府签订了对口帮扶教育工作合作备忘录。

2019年,王昕联系天津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舟曲县老城区建筑外立面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提升老城区整体形象,仅此一项,为舟曲县节省规划设计费用近300万元。

  和联合国“谈事情”  

磨沟泥石流、博峪地震、江顶崖滑坡……在舟曲的夏季,王昕和大家一起经历了那些大大小小的暴洪和泥石流灾害,每一次,眼看着庄稼受损、房屋被毁、道路冲垮,让人无比揪心,特殊的地理和自然环境让灾害成为舟曲人民与之对抗的顽敌。

有一天,王昕忽然想起来自己曾经公派到英国培训时,参观过联合国计划署在当地开展的一个可持续发展项目,当时那个小镇也是立足灾害频发 状况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努力。

王昕想,如果能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协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参与舟曲的防灾减灾和脱贫攻坚工作,将是非常给力的一件事。

于是,他马上开始了查资料、发信函、对接各方资源等方面的联系对接工作,让这件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了很大突破口。

王昕深感自己遇到了一个创新求变又实事求是的好班子。“一个落后地区的改变,首先是领导思想的改变。领导思想不変,外地的经验学不进,本地的经验总结不起来。”焦裕禄同志50年前说的这一席话,在今天依旧适用。

王昕探索尝试的每一步,都得到了身边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与鼓励,所以,当他提出要争取达成与联合国的合作、助力舟曲防灾减贫及可持续发展的想法后,舟曲县高度重视、极力对接,甘南州也为此给予了大力支持。

从2018年5月开始,先后6次接洽、会面、调研、座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在舟曲详细了解农村饮水安全、土地使用、荒坡林地、收入状况和风土人情,广泛征求群众对农村及家庭发展的意见建议以及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问题,探寻舟曲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契合点。

终于,在2019年7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甘肃省舟曲县减贫与韧性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正式签订并顺利启动。

藏在深山里的藏乡舟曲,与概念中遥不可及的联合国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各方面齐心协力的推动和努力下下,舟曲赢得了更多发展的先机。

  深爱与留恋  

人的一生由很多远方与眼前、陌生与熟悉、牵挂与羁绊组成,对王昕而言,选择到舟曲挂职,正是他生命版图里影响至深的组成部分。

时光流逝,两年的时光弹指一挥,在舟曲这片土地上挥洒热情、奉献热爱的王昕,也渐渐感染着属于舟曲的独特气息,新区日渐繁盛的草木花朵、老城区南门街头的晨曦与黄昏、十九个乡镇蜿蜒幽深的道路,点点滴滴的大事小情,都成了他醒时的会心微笑和梦里的不舍牵挂。 

“有一次我们到天津参加农畜产品推介会,连续几天忙到很晚,大家都非常辛苦,工作结束后郭子文县长对我说要一起去逛逛,我特别高兴的带着他出门了,但是郭县长却不按照我这个当地导游的路线走……” 

王昕永远也忘不了这件事,对天津并不熟悉的郭县长,照着手机里的一个地址,带着不知情的他坐地铁好几站路后,居然来到了自己父母的家。

“郭县长专程去看望我爸妈,跟他们说我特别优秀,说我在舟曲表现特别好……”

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这个八尺男儿忍不住落下热泪,舟曲带给他的感动和温暖,语短情长。 

“感觉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完,我需要再多一点的时间来完成我对这片土地的承诺,向关心我的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9年7月,挂职期满的王昕主动向组织提交了挂职延续一年的报告。对王昕来说,初心与使命、责任与担当,都要在脚踏实地的奉献和无怨无悔的付出中历练。

“花开舟曲,护花情深”,在距离天津1800多公里的第二故乡舟曲,王昕以自己的热爱和留恋,继续书写曾经来过的痕迹。



上一条:舟曲县召开旅游推介暨研讨会

下一条:“烛光行动—新东方教师社会责任行” 教师培训活动在我县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