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摸清摸细影响整县脱贫摘帽的短板弱项,我县在开展脱贫攻坚“3+3”冲刺清零专项行动的基础上,从5月13日开始,利用半个月的时间,组织各级干部进村入户开展脱贫摘帽“大起底、大排摸”专项集中行动。5月28日,县委书记石华雄深入省级深度贫困村果耶镇前山村督导“大起底、大排摸”专项集中行动。县委常委、副县长冯世德及县扶贫办、发改局等单位负责人陪同。

石华雄书记一行深入果耶镇前山村,逐户走访贫困户,对非贫困户随机进行检查,查看村上通水、村道建设及七改完成情况,重点围绕建档立卡户“一户一策”完善、建立完善非建档立卡户资料、各行政村的11项指标、农户收入和“三保障”达标状况、政策入户宣传力度等方面进行了查验,并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和反馈。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查看信息明白卡、核查评估表、要求及时整改与农户收入计算表等填写情况以及教育、医疗、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标准落实情况。


果耶镇是省级深度贫困乡镇,前山村是省级深度贫困村,前山村位于果耶镇的东南侧、距离县城60公里,距离镇政府6公里,全村现有农户106户463人。在全面查看了相关情况后,石华雄书记要求:一要加速推进深度贫困村组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当前施工有利时段,合理安排建设时序,突出抓好村道硬化、巷道排水等重点工程项目,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二要尽快加快推进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项目。镇党委政府要盯紧看牢,加强与施工单位的密切衔接,避免项目重复建设。严禁中标单位以抽取管理费为目的,将工程项目进行转包、分包,严重影响工程项目进度质量。驻村帮扶工作队全员要责任到人、包户到人,全程参与督促指导农户“七改”项目工作中来。通过生态文明小康村到村到户项目加速实施,尽快彻底改变深度贫困村组黑旧脏乱的落后村容村貌。三要着力培育脱贫增收致富产业。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抓好县工商联会员企业以“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经营模式,为农户和合作社提供籽种、保底收购等帮扶深度贫困村一系列产业扶持有利机遇,广泛动员组织群众,充分流转撂荒土地,由村组干部带头形成示范引领,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苦荞种植等市场前景广阔、且增收效益明显的种植业,同时,以此形成为土蜂养殖提供蜜粉源植物的产业链,并通过扶贫资金补助形式在全镇适宜地块全面推广,在壮大产业的同时,稳步提高群众收入。
在果耶镇甘子沟村红阳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贫车间调研指导时,石华雄书记详细了解了该合作社养殖方式、产品销路、运营状况、发展规划及目前急需解决的困难问题。对该合作社带动195户贫困户发放分红资金25.5万元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务工就业表示肯定。要求合作社要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发挥扶贫车间效益,积极拓宽市场销路,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并充分发挥养殖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在村委会召开的座谈会上,石华雄书记指出:自脱贫摘帽“大起底、大排摸”专项集中行动开展以来。39名县级包乡干部、567名省州县帮扶工作队队员和5455名帮扶责任人,走出办公室,对全县208个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开展“地毯式”起底排摸,一户一户查,一户一户排,逐户对照各项脱贫退出指标,填写农户信息明白卡、核查评估表,对村户档案资料不完善、“一户一策”措施制定不精准、户籍档案信息管理不规范、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进行“大起底、大排摸”,真正把乡镇、村组在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短板摸清楚、弄明白,坚决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手,整改不见底不收兵,以落实成效补短板、强弱项。果耶镇作为省级深度贫困乡镇,全县脱贫摘帽的成败关键看果耶,其中,前山等省级深度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改善、富民产业培育、群众收入保障、社会综合治理等直接事关全县脱贫攻坚成败。果耶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提高政治站位、认清当前形势、积极主动作为,倾注更大心血、付出更多努力。各级干部要下沉一线,分兵把口、各负其责,统筹调配,抓好任务落实,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要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通过多方式,多途径,多渠道积极宣传政策,切实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全方位培训村户两级“明白人”。要紧盯脱贫摘帽目标,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按照“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到户产业发展”拾遗补缺、冲刺清零专项行动要求,以上山下乡抓脱贫、敢死拼命奔小康的精神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最后的总攻。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全面开展脱贫标准、脱贫惠民政策、脱贫攻坚成效、脱贫致富事例等宣传讲解工作,引导贫困农户尽快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贫困可耻、致富光荣”观念,提高政策知晓率和帮扶工作满意度,以对比算帐的形式提高非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并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以过硬措施确保各项指标高质量完成,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记者:严辛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