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舟曲县以举办特色民俗文化活动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着力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努力拓展文化事业领域建设,扎实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全民体育健身活动丰富多彩。先后举办“迎新春、庆元旦”羽毛球、乒乓球赛,“迎国庆”象棋赛、“低碳生活·绿色生活”健身跑步环城赛等全民体育健身赛事活动22场次,开展了“第九套广播体操——奔向新世纪”全民推广活动,组织参加甘南州首届体育运动会,并在乒乓球、羽毛球、广场舞等项目取得优异成绩。新组建体育协会4个,规范引领体育健身活动开展。二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实施行政村综合文化中心80个、“乡村舞台”和体育惠民工程项目11个,“三馆一站”免费开放,举办“蓓蕾艺术培训班”2期、文物消防安全培训班1期。在拉尕山藏民俗博物馆、县博物馆先后举办“舟曲县历史文化交流展”“庆祝新中国成立69周年师生书画展”,联合迭部县博物馆举办“彩陶文化展”“扶贫攻坚百日会战书画摄影展”。中组部舟曲帮扶工作组协调中国光华基金会为舟曲捐赠图书6万余册。招聘“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工作人员17名,选派人员5名。为19个乡镇文化站落实免费开放资金76万元。举办政府购买公益性文艺演出”114场次,新编创舞蹈、舞台情景剧、声乐类节目16个。三是文化精品工程亮点频出。《第二届“吉祥甘南·花开舟曲”散文诗大赛特辑》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和《舟曲民间古藏文文献》出版发行。对民俗博物馆楹联书画艺术展厅和民俗非遗展厅进行了改造升级,仿制出土文物55件,征集购置舟曲特色民族服饰15套,对全县82处文化保护单位开展文物安全检查30次,检查文物保护单位19个。建立了“心在舟曲”微信公众号,通过“文学前沿”、“作家风采”等10个栏目定期推送文字及音视频文艺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活力。协调中央电视台《文化中国》栏目组和省电视台《陇原民俗》摄制组,拍摄制作《东山转灯节》申报片,东山转灯节申报国家非遗项目加快推进。邀请专业摄影团队拍摄了国家非遗项目“多地舞”,申报了第二批州级非遗文化,舟曲刺绣入列第四批甘肃省非遗项目名录。赴敦煌开展了舟曲织锦带技艺展演,召开了2018年度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暨“多地舞”座谈会,举办舟曲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宣传教育活动10余次。对原有非遗资料进行了再整理、再校对、再完善。挖掘整理非遗项目17项,确定非遗传承人28人。五是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序。代表甘南州参加全国藏区川甘青结合部文化执法协作业务培训法律法规政策比赛和全省文化执法业务大比武,均获得团队一等奖以及个人优异成绩。积极开展扫黄打非清源、净网、护苗、秋风、固边、治基六大专项行动,依法查处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违法经营活动,重点整治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行为,严格监管KTV等娱乐场所,检查文化市场128场次,进一步规范了文化市场秩序,营造了良好的文化市场经营环境。六是广播影视宣传成绩斐然。舟曲电视台接入中国电信电视频道,在《舟曲新闻》中开办了“两学一做”、“扶贫攻坚”、十九大时光——砥砺奋进的五年”等10个专栏节目,甘南新闻刊播县电视台选送新闻连年位居全州第一。11支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覆盖全县208个行政村放映2775场,观众人次达229653余人次,进一步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王永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