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舟曲县抢抓实施乡村振兴和“旅游强省”重大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将发展文化旅游作为助推群众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来培育,以“花开舟曲”为引领,依托生态、民俗、山水、人文、产业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全年来县旅游人数达121.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98.1%、112.3%。
一是项目建设卓有成效。投资2.8亿元的拉尕山、翠峰山、大峡沟、庙沟、巴寨沟、瓜欧、武坪等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投资31.47亿元的渭武高速舟曲连接线、峰迭至代古寺二级公路、立节至永和等3条干线公路和投资1.6亿元的瓜欧景区连接线、两河口至峡子梁、南峪至武坪、大峡沟至沙滩、瓜咱沟至哈迭等5条县域旅游环线公路稳步推进,拉尕山游客集散中心、甘南州红色革命教育展示基地等项目前期有序推进。先后就沙滩、大峡沟国家森林公园、拉尕山、翠峰山、庙沟景区开发建设与甘肃建投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兰州成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二是民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成功举办第五届舟曲民俗风情楹联文化节暨第六届巴寨朝水节、第二届“吉祥甘南·花开舟曲”散文诗大赛颁奖典礼暨第十八届散文诗笔会等民俗文化活动41场次。《东山转灯·千年的辉煌》在大型电视纪实栏目《文化中国》之《天下舟曲》隆重播出,舟曲端午独特文化习俗连续两年登陆央视频道,巴寨朝水节在新闻联播播出,“中国·散文诗创作基地”落户舟曲,“山水新舟曲·藏乡小江南”的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三是“厕所革命”纵深推进。制定出台加强道路沿线及景区(景点)公厕管理相关规定,为景区景点落实保洁员20名,形成属地专人管理和定期巡查、检查、通报及问责机制。投资770万元在新老城区、重点景区、旅游专业村建设旅游厕所8个,结合乡镇汽车站项目在“一江两河”沿线建设旅游厕所15个,在9个旅游扶贫村新建旅游厕所18个。四是宣传营销有声有色。先后赴北京、西安、天津、银川、兰州、西宁等地举办了一系列旅游文化宣传推介活动,建立了旅游大数据平台,启动了“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开通了“舟曲旅游”抖音官方平台,每月定期发布舟曲旅游大数据分析月报。拍摄了《一路向南》(藏乡江南酒香四溢)、《龙江水暖桃花开·舟曲三月尽芳菲》、《舟曲油菜花海》等专题片,并在央视新闻频道和甘肃新闻播出。“舟曲从岭藏鸡——藏乡江南飞出的金凤凰”惊艳亮相央视CCTV7,拉尕山景区荣登“神奇西北100景”榜单。五是乡村旅游彰显特色。召开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座谈会,制定出台旅游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精心打造“白龙江畔柿子红、玉米黄、油菜香 ”风情线、万亩油菜花观赏带、峰迭新区湿地公园亮化景观带、G345线舟曲段蔷薇绿化带,提升“中国第一楹联文化街廊”,新老城区实现免费wife全覆盖。投资475万元在3个乡镇实施乡村旅游项目,有效带动7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在4个乡镇实施产业培育资金入股分红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持建成特色旅游专业村21个,有稳定收入的农家乐达到63家,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1897名群众增收致富。六是景区创建晋等升级。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纪念园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峰迭新区、翠峰山、沙滩、大峡沟国家森林公园创建3A级旅游景区进展顺利,沙滩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建成。六是行业监管持续加强。以元旦、春节、清明、中秋、国庆等黄金周旅游安全为重点,对全县宾馆、酒店、农家乐以及涉旅企业开展了旅游市场安全执法大检查18次,下发安全生产隐患通知单82份,排除隐患15处,确保旅游市场安全稳定。七是技能培训重点突出。为进一步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组织2名村干部参加了由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2018年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干部培训班,组织农家乐、宾馆酒店等从业人员开展了专业技能培训,全年共举办各类旅游培训班11期,培训452人(次)。(王永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