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色发展被摆在突出位置。舟曲县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修复治理发展并举,生态惠民红利不断释放,为保障永续发展积累了绿色财富,荒山披锦绣,国土绘丹青,绿色成为舟曲大地最动人的底色。
近年来,舟曲县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着力推进生态统领战略,深化生态文明教育,完善生态功能格局,资源利用率明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蓝天、碧水、净土、绿地的生态名片更加靓丽,山水里的、田园里的、公园里的、森林里的乡村特质更加凸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地位更加巩固。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舟曲县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44个中央和省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见底见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通过省级评审并报生态环境部审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开征环境保护税,排污企业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新增造林面积1.5万亩,完成义务植树68.3万株,人工种草1.2万亩,为151.2万亩公益林购买政策性森林保险,森林覆盖率达51.26%、草原植被覆盖度达81.9%。
实施江顶崖滑坡应急治理、金钱沟煤矿、坪定金矿、博峪蜂园子金矿等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程23个。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强力推进“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100亩,开发整理土地300亩,拆旧复垦土地65亩。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实施方案通过评审,上河片白龙江北岸生态水利工程获批,实施水土保持、堤防建设、五小水利、高效节水灌溉等生态水利项目13个。加强水气土污染防治,划定畜禽禁养区703.04平方公里,修编完成河道水系规划,编制完成5条县级河流“一河一策”方案,开展联合执法4次,强力推进河湖“清四乱”、入河排污、河道采砂等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依法淘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7台,优质煤集中配送中心建成启用。纵深推进农村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实现农村保洁员制度常态化,建立农村公路景区道路养护保洁制度,新建垃圾填埋场65座,购置垃圾清运车210辆、垃圾箱7082个,“全域无垃圾”成果巩固提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中,舟曲县为全国818个县市区中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的57个县市之一。(图文\全当周 姚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