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县博物馆“多元宗教文化”展厅解说词
——民族和谐 文化多元/儒释道/藏传佛教文化
知否·甘肃/舟曲
民族和谐 文化多元
这方山水,是一个南北相望、东西可以握手的地方。
很早时候,这里曾是氐、羌古代民族生息之地,唐代至明初,先后有青藏高原的吐蕃人和黄河中游、长江下游的汉族征战、迁徙进入,多民族在这里生活、生产和繁衍,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这里,既可以在深山里见到原始的山神崇拜遗存,在大多数村落里见到敬奉观世音、九天圣母、土地爷等道教神灵的庙宇,藏寨里处处可见寺院、佛塔和经幡,甚至古老的笨教仪式;春节、清明和冬至则是汉族人祭祀亡祖的时刻。长期以来,它们是人们在精神上抵御贫困、追求希望的寄托,融为年关节俗、婚丧嫁娶、建筑乔迁的有机部分,成为民间艺术、道德教化、团结稳定的良好载体。多元的民族在历史交流互通中取得了最大的公约数,相互尊重和学习,共筑了民族和谐的稳定局面;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交辉成了当代多姿多彩的节庆、建筑、歌舞等艺术奇观和文化景象。
儒释道
从远古到今日,天地神灵、佛祖菩萨,以至更为普遍的圣学古训,交相辉映着这片土地。这里,从原始的山神崇拜演化而来的道教信仰体系,不仅敬奉着普天共崇的神灵,还敬奉着地方独特的九天圣母、鳌山真人、八王爷等神仙,城关的翠云寺、城隍庙、鳌山寺等是年关香火最旺盛的地方。在藏族山乡,寺院和俗家中随处可见供奉着佛祖、菩萨及莲花生、宗喀巴,偏僻的山乡还奉行着古老的笨教仪式,城区有汉传佛教净土宗;藏传佛教文化是藏族民俗文化的重要内核。如今,现当代,城乡里,重视文化道德教育,学技术,尚文墨,儒家文化越来越成为主流文化,并日益与科学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普遍理想。
藏传佛教文化
自唐代中期藏传佛教传入以来,藏族群众普遍信奉藏传佛教。清朝和民国时,境内较大寺院基本由拉卜楞寺院派驻代表管理。目前开放的藏传佛教寺院有憨班乡赛尔布·扎喜伦布寺、武坪乡扎西达吉林、巴藏乡宾格寺院、立节镇杰迪寺村、峰迭镇嘎麦诺寺等,全县共有20多座。绝大多数寺院系宗喀巴格鲁派,一些寺院有转世活佛系统,极少数系萨迦派和尼玛派。寺院和俗家敬奉释迦牟尼、度母、莲花生、宗喀巴等。有的藏族村落在婚俗、丧事和奠基上还实行更为古老的笨教仪式。正月期间,在寺院组织的法事活动仍是当地最为热闹的文化盛事之一。藏族山乡到处有庄严的佛殿、肃穆的玛尼塔和飘动的经幡,藏传佛教文化如今依然是藏族群众的显性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核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