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方案》提出了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要更加牢固,督察反馈问题要整改到位,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要持续优化,环境治理机制要不断健全。生态环境质量要显著改善。全面完成“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各项约束性指标任务,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环境承载力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环境获得感显著提高。到2020年,合作市城区优良天数比例稳定达到88.5%以上,其他7县城区优良天数比例稳定达到95%以上;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值较2015年下降,全部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全州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继续保持无污染严重河流和无城市黑臭水体现状,河流水环境质量及主要湖泊生态环境稳中趋好。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物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危险废物得到妥善处置。全州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义务植树、造林补贴、森林抚育,绿化生态文明小康村1500个,森林覆盖率净增0.13个百分点、达到13.58%,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达到33.51%,利用天敌灭鼠和生态控鼠等技术加大草原鼠虫害防治,沙化治理2.5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97%,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进一步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全面实施《甘南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甘肃“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水源涵养和补给功能明显增强,生态功能得到改善,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生态恶化趋势有效遏制,生态功能不断优化。
《整改方案》坚持问题导向为切实保证整改到位,对督察反馈意见指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清单,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目标和整改措施;确定了10个方面26个问题项措施并附具体问题整改措施清单。一是全面落实党中央、省上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二是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层层夯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强化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三是着力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继续推进《“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的实施,加快构建黄河上游和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与恢复的长效机制,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发挥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严把项目准入门槛,积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五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碧水行动,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积极推动净土行动,加强固体废物监督管理。六是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七是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提升自然保护区监管基础能力,分类妥善解决存在问题,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准入审查,开展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强化水电开发和河道采砂的生态环境保护。八是强化环境风险隐患防控,加强尾矿库安全综合管控,持续深入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九是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加强环境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确保省级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信访问题整改到位,加强环境保护联动执法,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十是深化环保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