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要闻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舟曲要闻 > 正文

冬季,庙沟风景独好

发布时间:2018-12-03 00:00:00 来源: 舟曲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 点击:

冬天不见雪是一种缺憾,冬天不去庙沟是对舟曲美景的一大辜负。在甘南七县一市里舟曲的冬天不失其严寒又相对来说比较温和,舟曲冬天的雪大都坐落在半山腰以上,县城和沿河一带很少见到雪,想要看雪得下乡进山。时值农家冬月,应朋友相邀冒着严寒驾车前往庙沟景区。

几个朋友一路说说笑笑地出发了,庙沟距县城还不到二十公里,坐车十几分钟就到。前年夏天去过庙沟一次,那时景区还没有开发,公路狭窄,属单行车道,如果对面来车只能提前选个比较宽敞的路段等待会车通过,让人颇感闹心,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堵车。我心里正回忆着山沟的路况,不觉间车已到沙川景区门口。进门沿沟而进,眼前豁然开朗,原有的狭窄山路不见了,呈现在眼前的是宽阔的硬化公路,路面平整,两辆车可以并排行驶,才知道自己原来担心会车难的想法完全是多余的,大可以驾车挂四挡在公路上放心奔跑。看着庙沟一年来巨大的变化,我不由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忽然内心对舟曲县委县政府的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产生了一种敬佩。

路况好,车速也快,进沟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庙沟第一风景点——搭勾崖三连瀑。“三连瀑”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峡谷里连续分布着三条瀑布,停车过小桥向北走不到一百米,就到了搭勾崖第一瀑布——浣纱瀑。浣纱瀑像空中提起的一挂白纱,散开垂下,直汲瀑布下面的蓄水清池,瀑布水势平缓,流水潺潺,恰似仙女瑶池浣纱,似真似幻,如入仙境,给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柔和美。看着如纱的瀑布,听着歌一般的瀑布声,心情特别的好,世间一切烦恼一下子抛到九霄云外,让人渐入忘我佳境。

640.webp (1).jpg

参观完第一瀑布,踏着九折曲阶盘梁而上,然后走进搭勾崖栈道。栈道两旁是原始森林,有名贵的红豆杉,黑铁木树,有的红豆杉有碗口那么粗,每棵树枝上都绑着红绸带,象征着珍贵吉祥。搭勾崖栈道修在悬崖峭壁上,古时候原本没有路,人们进山首先得用木搭勾挂在山崖的树枝上,然后攥住木搭勾悬崖横渡,脚下是万丈深渊,让人看后不由胆战心惊,冷汗直冒,搭勾崖名字由此而来。

640.webp (3).jpg

第二瀑布就藏在搭勾崖下的深渊,四周树木丛生遮挡住瀑布,只闻其声,难见其形,所以人们又叫它隐身瀑。时至冬天,树木凋零,视线比较开阔,但我却只能隐隐看到一股清泉直奔渊底,势不可挡,与其说是隐身瀑,倒不如说是青龙入渊。由于山沟险峻,沟底深不可测,水流奔泻而下,气势磅礴,瀑布声如虎啸龙吟,探头沟底让人不觉毛骨悚然。如果再静心倾听,又好似一代隐居深山的武林大侠十指狂舞,抚琴弹奏万相迷仙曲,摄人心魄,妙不可言。

640.webp (4).jpg

观看完第二瀑布后,缘坡踏雪而上,躬身窜过一颗爬腰树,当地人又叫哎哟树,因为人们躬腰爬过去的时候,一般都哎哟叫唤一声。我却称它为大自然检查站,它横在路中,像极了木材检查站挡车通行的横杆。穿过爬腰树,踩着石墩走到沟的对岸,到了百阶幽径,石阶缘30度坡度而建,台阶上是厚厚的积雪,前面已有人踏雪赏景,积雪消融后留下的是深深地冰辙鞋印。百阶幽径的尽头是第三瀑布——倾壶瀑。

640.webp (5).jpg

抬头仰望,万仞山崖之巅形成一个天然的漏斗,瀑布犹如天外来水从漏斗口倾注灌下,直入沟底壶状的石坑中,溅起的水流冻结成银树冰花,有的地方结成水晶般的冰柱,蔚为壮观,令人怀疑自己是否来到了水晶宫。我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不由突发奇想,可能在远古时代天上有几个散仙思凡下界,会集于此,作法摄来天上的琼浆玉液,伴着明月,就着清风饮酒赋诗,于是便给庙沟深山留下了这一人间奇景。

参观完搭勾崖三连瀑原路返回继续沿沟而上,走不到一公里,便到了后墩山壳底观景台,登台观望,对崖山沟里有一条瀑布,跳跃着奔涌而出,叠浪翻腾,时急时缓,忽明忽暗,声震山谷,受山沟五个叠坑地形的影响形成了独有的跳跃瀑,地方文人又给它取名叫五叠瀑。

640.webp (6).jpg

在观景台抽支香烟稍做休息后,起身沿东南方向斜坡而上,走不到五百米便到凰坪,凰坪修有一个即将竣工的观景亭。我问当地老人为什么这地方叫凰坪,老人回答说古时候这里常发现有凤凰飞出,能听到凤鸣声。我不知道世间到底有没有凤凰,古时候这里有没有听到凤鸣声,既然这地方叫凰坪,又有这么美丽的一个传说,索性把这个观景亭就叫栖凤亭吧。

640.webp (8).jpg

沿栖凤亭继续向东深入,走十几分钟到了一个小型广场,广场不大,但建筑很精致,是游人累了停下来休息的好地方,一同观景的杨总说这广场叫背包营地,正是供游人游累了休息的场所。背包营地建有一个观景亭,当地村民叫接夫亭。古时候建亭的地方有一个小茅棚,茅棚里摆有石墩木桩方便人们休息。很早以前,庙沟村民们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男人进山打柴,女人在家织布做饭,当丈夫打柴回来的时候,妻子背着背篓提着水半路去迎接,一直走到接夫亭这里等待。在小茅棚里喝水休息后,妻子替丈夫背些柴火一同回家,夫唱妇随,其乐融融。有时候妻子接的早,丈夫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女人们就开始坐在木墩上给自己的男人唱山歌(当地人叫花儿)。“哎——哎——花儿哟!这是石山那是崖(ai),我的花儿还不来,砍柴一天劳累了,走路没点心劲了,太阳又晒口又干,什么时候走我干(‘我干’我身边的意思,当地方言。)。”当丈夫远远地听到妻子体贴动人的花儿声,浑身一下子有了劲,加快步伐不一会就走到焦急等待的妻子身边。工作了二十余年,忽然羡慕起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家生活。

转了一天,观看了很多景点,庙沟的冬景美不胜收,令人迷恋往返。时间不觉间已到晚上,我们也有点累了,虽累且快乐着。司机调好车头放着轻柔的音乐带着我们走上了回家的路。这一天收获颇丰,一路感悟也很多,庙沟的春天像清新的小姑娘充满生机,夏天像清爽的小伙子朝气蓬勃,秋天像成熟的贵妇人雍容华贵,冬天像历经沧桑的老人令人敬畏。参观过庙沟的春夏秋冬,基本上就感悟了一个人的一生。(张万春)


上一条:【舟曲县脱贫致富带头人】闫伟军

下一条:铁面执纪,书写“民心答卷” ——我省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