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之南,甘南以南。有这样一个地方,她是“最平易近人”的藏区甘南里最“平易近人”的县域。千百年来,她静立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悠悠白龙江滋润着她广阔的身躯,她没有甘南草原的辽阔,却生来便是一副婉约动人的娇美模样,她就是“山水新舟曲,藏乡小江南”——舟曲县。

舟曲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白马氏、羌族居住的地方。三国时诸葛亮、姜维多次出兵陇上,扩充实力,想要一统中原,舟曲成为蜀将姜维屯田的沓中地区。唐代时为福津县地,隶属武州管辖,并且吐蕃军队东征时在这里遗留了格萨尔的传说。北宋初年,河湟一带的吐蕃古厮罗建立地方政权,今舟曲在其控制之下。明清的茶马互市又在这里留下了马帮的蹄印……几千年的耕耘和向往,也使得舟曲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绚烂文化。

舟曲各类民俗文化众多,“朵迪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舟曲元宵楹联灯会素有"小扬州"、"赛扬州"之称;迎"婆婆"是舟曲遗留下来的一种带有浓厚色彩的民俗活动;博峪采花节、巴寨朝水节等等众多独特的民俗节日,绘就了舟曲深厚的人文底色。

舟曲除了民俗文化众多以外,旅游资源也是非常丰富,有闻名遐迩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拉尕山,还有国家AA级景区翠峰山以及沙滩、大峡沟国家级森林公园、亚哈藏民俗文化生态园等众多旅游景点。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舟曲,去了解她一切的一切。
舟曲的民族节日丰富多彩 , 并且每个地方的节日也是各不相同。一个个独特的民俗节日既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延续,也是向外界展示舟曲深厚底蕴的一个盛大舞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属于世界的财富到底拥有怎样令人迷恋的魅力。
巴寨朝水节

白龙江上游的巴寨沟是藏族同胞世代居住的山寨,位于舟曲和迭部交界处。巴寨沟景区内有一座昂让雪山,是当地藏族群众心目中的神山。该山山顶附近的悬崖上有一口泉水,当地人认为仙人在该水中洒有药物,可以包治百病, 因此奉为神水。
在这眼泉水飘落处,还有十几眼泉水, 当地藏族给它们分别命名为明目泉、健身泉、长寿泉、聪明泉等 , 朝水节就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以祭祀这些泉水为主题而开展的一系列宗教娱乐活动的集合 。
关于朝水节的来历,舟曲藏族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由于篇幅过长在这里便不一一赘述了。朝水时,游客们穿梭沐浴在飞瀑流泉之下,鸣枪放炮,煨桑祈祷,诵经祝愿,企盼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少男少女们竞相对歌,寻找意中情人,相约在林草花丛之中,赠物求爱。
“朝水”后,人们带着给亲友的“曲纱”圣水沿着林间小道下山,各路歌手一路相互敬酒,对歌献艺,场面既温馨又热闹。当地藏族妇女们在野外手拉着手尽情地跳起“乐乐舞”,歌颂大自然、神灵和美好幸福的生活。男子们则由长者持矛领头,列成长队,吆喝呼应,摆出威武的“龙阵舞”,尽情地展示着山里人的粗犷与豪放。夜幕降临后举行篝火晚会,男女老少尽情地唱歌跳舞,将节日的狂欢气氛推向高潮。

博峪采花节是舟曲县博峪藏族的传统节日,据传说,是为了纪念当地“花神”莲芝姑娘的。采花节在每年的端午节举行,为期两天, 从农历五月初四到初五。

博峪地区的采花节主要有“抢水”、“敬神”、“采花”和“祝福” 等仪式。“抢水”仪式是采花节的开始的序幕。博峪地区藏族群众在端午节的前一天即五月初四早晨太阳出来之前,都奔向附近的山泉抢水。抢到泉水的时候,有人当场痛饮,有人将泉水背回家中洗头发、洗身体。他们认为此时的泉水中有仙女的灵药,能够祛病消灾。
元宵楹联灯会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欢度此节,各地民俗大同小异,而舟曲县别具一格,独有特色,与国内外闹灯会不同,世界绝无仅有。舟曲元宵楹联灯会素有"小扬州"、"赛扬州"之称。元宵楹联灯会主要由楹联松棚大会、十五庙会、十九"迎婆婆"为主的内容形式组成。
每年的正月初八开始,县城四街两关就组建各自的灯会,每家自发在各自地段利用当地丰厚的森林资源立架,顶棚全用松枝覆盖,松棚将大街小巷串联起来,构成灯市长廊,每年灯会由同街灯会会员轮流主办,每晚由各家自己点燃灯(现代用电灯)。

舟曲历代文风甚蔚,不乏才子举人,书法称誉省内,灯会期间,更是舟曲人泼墨挥毫、激扬文字、大展才华之时,因而,此时的舟曲小城更是楹联的厅宫,书法的宝殿。
一般正月十三搭好连环松棚架,蓬好松枝,街道焕然一新,全城顿时变成绿色世界。正月十四白天各街挂好灯对。到了晚上,溶溶月色中,彩门先亮,接着灯市通明,翠枝映衬下,各式各样的彩灯争奇斗艳。有彩灯、转灯、龙灯、船灯、马灯、采莲灯、火箭灯等。还有纸扎戏文登和宫殿式的屏灯,这类灯以《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为表现内容,也有以“古今奇观”“二十四孝”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的,徜徉在灯市仿佛置身于诗窑画苑。
正月十七晚上不点灯,叫“黑十七”。这一活动,相传起源于唐贞观年间,李世明为了使地方官吏清正廉洁,允许老百姓惩治贪官污吏,老百姓用“黑十七”的方式诅咒贪官污吏的恶行,把瘟神送到贪官家的院里,有嗓门好的在这家院里唱段不吉利的歌,认为这样就把瘟神赶到贪官污吏家中了。

“耍黑十七”时由年轻小伙子和十二位童男童女赶上各家的毛驴,背上背斗灯,背斗灯里放上黑面馒头,骑着毛驴排成长队在街上游行耍闹,锣鼓声、毛驴的嘶叫声、年轻人和童男童女们的吆喝声,看热闹的人的叫好声,整个场面热闹非凡。去的时候带着锣鼓声,倒骑毛驴,热热闹闹,意将瘟神引至贪官家;来的时候悄无声息,顺骑毛驴,意在瘟神离人越来越远。
正月十九是舟曲楹联会的最后一天,也是最高潮最盛大最热闹的一天。舟曲称圣母娘娘为“婆婆”,迎“婆婆”是遗留下来的一种带有浓厚民间色彩的民俗活动。

十九这天,附近民众纷纷逛寺烧香,附近的村民都会竭尽艺术才能,精心装扮“婆婆” 乘坐的花轿,“婆婆”轿是按比例缩小的宫殿式工艺品。“婆婆”轿金顶飞檐,四周立柱回廊上用木头刻有孩童、龙凤、花鸟、禽兽等物。轿子高四尺,方三尺,在制作中尽发挥了民间工匠的艺术才华,将绘画,刺绣、剪贴、镂刻、扎制等工艺集中体现在这小小的轿子上,轿子上往往都有八仙过海,麒麟送子等故事中的人物造型,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由表演者装扮的“婆婆”头戴“凤冠”,身着“蟒袍霞帔”,雍容端庄,仪态慈祥地端坐在轿子里。到了晚上,县城各山头乐声四起,众多“婆婆”的轿子在村民们的簇拥和欢呼声中,相聚在县城黄庙山,进行评比。最后,“婆婆”们的轿子按照名次排列,沿着制定的路线依次缓缓由黄山庙下来。城内家家门前设香案、供花灯茶点“迎婆婆”,迎来“婆婆”便放鞭炮,为轿夫们递烟劝酒,以示虔诚迎送。妇女们此时不是揪坠在轿子上的荷包,就是钻到轿底,以求赐福赐子,整个县城沉浸在灯火月色交辉之中,甚是热闹。
“东山转灯”是舟曲县东山镇遗留下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俗活动,是整个正月活动的高潮,被称做是东山镇村民的狂欢节。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东山转灯”不断吸收了宗教文艺的精华,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表演形式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东山镇自古就有“转灯踩道”和“迎灯”之说。每年从腊月起开始做灯,农民破竹扎灯,糊灯贴花,捆扎火把。民间艺人扎制的各种彩灯,灯具各异,有手提宫灯、八卦灯及象形的鸡、鸭、鱼灯,有栩栩如生的金鱼和蝴蝶,有鲜艳娇美的荷花和百合,有水灵甜蜜的鲜桃和石榴,有各式各样的红红宫灯等;还有身后背灯,长约2尺,上端口略小,可插纸花,内容奇妙绝伦。
夜幕降临时,转灯的人集合整队排号。时至,鸣放三眼跑、烟花不熄,锣鼓唢呐喧天,数百转灯人背起灯笼,手持火把响器,入场踩道。转灯人前后相随,人们随锣鼓节奏,手舞足蹈,边唱边走。入村之后,火把熄灭,灯笼排成一字形穿村而过,家家焚香化马互敬酒致意。午夜入场踩道转灯,欢乐舞蹈,通宵达旦。所踩之字,保留数日,盼来年福寿康宁、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东山转灯节于2010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古老神奇而旷世独特,如今更因其寄托着深切的家国情怀而声名鹊起。2017年7月,“东山转灯节”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论证会在舟曲召开,来自全国70多位专家做了专题发言,甘肃国学研究会会长杨东海、中央电视台制片人孙千雅、扬州大学教授刘勇刚等特邀专家学者对东山转灯节的申遗工作给予肯定。“东山转灯”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珍贵而极具价值的文化资源。
在舟曲藏族的社会生活中,有一项主要的内容就是酒文化与酒歌,不管是哪个区域的藏族,家家户户都有几口煮酒的大缸,他们掌握着传统的酿酒技艺,每家每户都有自酿的青稞酒,平时劳作回来、闲暇之余就有喝酒解乏的习惯,而在红白喜事以及传统节日里更是离不开喝酒。

从酒的种类来说就有青稞酒、蜂汤酒、咂杆酒等,它们的制作方法和饮法都不相同。舟曲藏族大多嗜酒,酒文化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家里来客人不给饭可以,但是不倒酒是不行的,甚至孕妇、女人在月子时都有饮酒的习惯,熟知当地习俗的人常打趣说舟曲人的酒龄比年龄大,就是针对孕妇饮酒的习俗而言的。可以说只要有三五人聚在一起,喝酒是免不了的,而喝酒时唱歌助兴也是必不可少的,是完全意义上的以歌会友、以歌抒怀,所以与之相适应的酒曲演唱也是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酒曲是舟曲藏族民间流传最广、形式最多、旋律最丰富的一种民歌形式,广泛流传在舟曲所有的藏族村寨。酒曲是家曲中的代表,一般家里有喜事或是三五亲朋好友聚会时都少不了唱酒曲,演唱时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喝边唱。它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男女老少都可参加。

酒曲演唱一般都是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歌手根据不同的场合现场编词,以同样的旋律重复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它的演唱内容具有随意性和灵活性,同样的场合不同的歌手演唱内容和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在一些正式场合,如婚宴、乔迁之喜时都是邀请比较著名的歌手来唱,大家邀请他坐在中心位置,脖子上挂着哈达,前面放着一碗青稞酒,这一来是对歌手的尊重,二来别人就能在人群中一眼看出谁是歌手。大多数歌手在演唱过程中不时还要喝口酒,据说是润嗓,听有些歌手说还有壮胆的作用。碗底则压着钱,应该是对歌手的演唱报酬。听老人们说在以前经济不宽裕的时候,给歌手搭几尺布已是很高的奖赏了,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已经没有这种奖励方式了,而是直接将钱压在碗底。
拉尕山风景区

拉尕山是舟曲藏乡很重要的藏传佛教聚集地,建于唐朝的占单寺,是白龙江流域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重要寺院,寺内经卷丰富,唐卡甚多。"占单"藏语又谓"杰迪",是姑娘敬茶之意,相传此地村民曾迎接过格萨尔王的东征降魔将士,美丽的姑娘为格萨尔王献上茶水,因此而得名。占单寺内存的法舞服装、面具可上溯到清朝时期,《大藏经》、《般若经》和各种唐卡陈列其中,神话壁画更是琳琅满目。
翠峰山风景区

翠峰山是原西固(舟曲)八景之一(北峰古刹),《甘肃古迹名胜辞典》称它为“陇上名山”。景区包括二郎山公园和翠峰山主峰,约7.5平方公里。沿县城北郊缓延而上,先足登二郎山公园。传说二郎山是天将二郎神到舟曲落脚的地方,海拔约1400米,约3万平方米。现有道教庙宇3座,各式长廊、亭榭8座,掩映在绿树繁花之中。从二郎山公园沿盘山小路上行4公里,即到翠峰山主峰风景区。翠峰山顶海拔约2160米,面积约1.5平方公里,峰顶有9座佛教、道教寺庙,其建筑荟萃,壁题书画丰富,林寺相互掩映。翠峰山上观城视野开阔,适应市民野炊,是一处游人度假、康体、观光的最佳去处。
八寨沟风景区

八寨沟是舟曲县重要的旅游风景区之一,八寨沟藏奇纳险,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原始森林茂密,飞瀑流泉遍布,草甸广袤连天,石林湖泊辉映,鸟兽与人们和睦相处,该区域森林茂密,植被覆盖完好,地形地貌优美,自然风景秀美, 景区属温带、寒温带高寒湿润气候,植物群落结构完整,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森林景观独特优美,珍稀野生动物出没频繁。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依次分布着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林线之上则是高山草甸、裸岩和千年不化的冰雪。
大峡沟国家森林公园

大峡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舟曲县城西南近郊,地处南秦岭西翼和岷山山脉交汇地带,居白龙江中上游,这里风光灵秀,古老的民房、潺潺的溪流、满山的野花以及葱郁的树木交相辉映,俨然一个世外桃源。它东滋靓丽的舟曲县城,北润滚滚的白龙江,西纳万壑瓜咱沟,南呼岷山千里雪,是甘肃集地文、水域、生物、天象、民俗多样、自然景观奇特、生态环境优美的风景资源公园。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造就了这里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
沙滩国家森林公园

沙滩森林公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3万公顷。地处舟曲县武坪乡境内,东邻武都,位于岷山北麓,半高原之地,四周环山,海拔在2500—4356米之间,为史侏罗纪至第三纪湖海沉积地,由于地壳抬升、岩溶沉积,于是形成了周峰环绕的坦阔湿地。景区地处温带、寒温带及高寒温湿带交界处,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分布着种类繁多的珍稀动植物群种。植物群落结构完整,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森林景观独特优美,珍稀野生动物出没频繁。
2018即将逝去
2019请一定在路上
去那听一听梵音秘境的诵经声
品一品藏族人民香甜的酥油茶
看一看清澈圣灵的山水
就这样只为心中的呼唤,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