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舟曲县始终坚持把农村“三变”改革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按照“试点先行、循序渐进、统筹推进”的原则,采取“党建+公司+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推行“菜单式”富民产业扶持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成股民,真正让农村“三变”改革释放出新的活力,稳定增加群众收入。
2018年,舟曲丛岭藏鸡亮相中央电视台CCTV7农村频道。这只大山里飞出的“金凤凰”,让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了解。舟曲县东山镇谢家村东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村选,今年11月被舟曲县委、县政府评为“舟曲县脱贫致富带头人”,也被老乡称为“鸡司令”,他饲养了从岭藏鸡10万多只。



“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社以“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组织贫困户发展从岭藏鸡养殖产业,辐射带动本村及周边乡镇群众创业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该合作社养殖从岭藏鸡30多万只,年纯收入达到1100多万元,社员98户,今年4月,东山镇谢家村东盛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分红,89户预脱贫户分红7.56万元。

“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舟曲土猪历来供不应求,品质名扬陇上。近年来舟曲县在土猪散养的基础上,重点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舟曲县江盘乡南山伟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4月,2018年被列为农村“三变”改革县级试点,总面积4000平方米,2015年被认定为省级农牧民合作社示范社,现存栏种公猪6头,存栏能繁母猪156头,年出栏育肥生猪1600头,繁育仔猪3000余头。该社负责人闫伟军,今年11月被舟曲县委、县政府评为“舟曲县脱贫致富带头人”。该社通过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将财政扶持资金量化入股到合作社,并承担相应风险,合作社每年向云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保底分红,真正做到了贫困户零风险坐地当股东。在该合作社的带动下,土猪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博峪镇永安土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4年11月成立,负责人薛代花于今年11月被舟曲县委、县政府评为“舟曲县脱贫致富带头人”。该社紧紧围绕党建+扶贫+产业的农村“三变”改革发展思路,采取“村党支部+公司协作+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统筹项目资金,搭建股权平台,积极引导农户以项目、自有资金、其他资源优势入股公司,成为公司经营参与者,与公司及合作社联产联业、联股联心,积极帮带周边养殖户,扩大养殖范围,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实现共同致富。自2014年以来,在她的带领下,卧欧诺村8户贫困户脱贫,卧欧诺、尖果诺、檫合代古3村贫困户44户实现稳步增收。



甘子沟村位于舟曲县果耶乡政府东南部,四面环山,气候温和,是省级深度贫困村,也是全县重点贫困村之一。在农村“三变”改革政策指引下,舟曲县脱贫致富带头人张国庆积极探索、认真调研,成立了红阳综合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来积极探索发展梅花鹿、黑驴养殖产业。目前,合作社现已投资560万元,建成圈舍1768平方米,办公室、储藏室及草料加工室等基础设施均已齐全,并于5月底引进梅花鹿74只、黑驴160头。今年6月,乡党委政府组织专业合作社、村“两委”负责人及入股贫困户在甘子沟村委会举行了“三变”改革签约仪式,协议商定合作社每年将以5万元的标准为甘子沟村集体经济进行保底分红,并与13户贫困户、25户脱贫户和8户土地入股农户按不同分红比例签订了协议,稳定增加了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以羊肚菌、黑木耳为代表的特色食用菌产业由于其劳动强度低、种植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等优势,成为舟曲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舟曲县脱贫致富带头人、天河菌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姜宝介绍,为了拓宽产品品种,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按照“公司+技术单位+农户”的合作经营思路,积极探索“羊肚菌+黑木耳”轮作模式,今年将扩大食用菌产业规模,投资450余万元用于新建黑木耳生产基地,聘请种植专家,优化黑木耳种植技术、产业种植流程。预计2019年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种植1500亩黑木耳,产量90万斤,产值可达2700余万元,带动800户农户,农民人均增收4000至6000元。冯周琴是县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自菌业公司落户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她每年都会种植羊肚菌,今年夏天开始种植黑木耳。她说:“自从种植羊肚菌以来,我每年都增收6000余元,现在又种植了黑木耳,我对增收致富更有信心了!”
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488个,入股资金6.4亿元,其中87个贫困村共有35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全覆盖,每个贫困村达2个以上。通过改革试点,全县养殖从岭藏鸡43.8万只、土猪1010头、中华蜂2670箱、黑驴420头、梅花鹿74只、牦牛60头,种植中藏药材578亩、经济林果2229亩、食用菌30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姚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