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工程治理与生态治理相结合,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一是强力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整改工作扛在肩、抓在手,坚持立行立改、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全力推进问题整改见底见效。目前,中央、省、州环保督察反馈的44个问题已整改20个,其余22个按照既定方案强力推进。二是加快推进造林绿化工程。自筹资金完成义务植树68.311万株,在拉尕山、翠峰山景区荒山造林2004亩,通过天保二期人工造林、中央财政补贴造林、省级财政林果产业基地建设、森林抚育等项目造林1.08万亩,为县属151.2万亩公益林购买了政策性森林保险。三是全力推进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建设。完成3个乡镇护村护田河堤建设,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拱坝河流域“7·24”山洪泥石流灾后重建、中小河流治理中路河堤防和省级水土保持补偿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100亩,开发整理土地300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全面启动,拆旧复垦4.37公顷,预计11月底完成。四是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峰迭新区空气自动监测站建成投用,实现全国联网在线传输数据。加大涉气、涉粉尘重点企业的监管力度,督促实施环保设施提标改造工程,确保污染物达标减排放。县优质煤集中配送中心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依法拆除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10台。继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九原梁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开工建设,3个贫困村环境整治项目加快建设,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有序推进,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启动。完成84个村的供水点管网末梢水水质检验。五是深入推进河长制。制定出台舟曲县河长制工作六项必建制度和三项选建制度,县级河长巡河122次,乡镇级河长巡河1241次。在“一江两河”流域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整治行动4次,下发限时整改交办单56期,整改问题48个。六是纵深推进“环境革命”。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升到优化环境、展现形象、促进发展、惠及民生的高度,扎实开展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县财政每年筹资638.4万元,为各行政村按照1万元的标准落实垃圾清运补助经费,为532个村民小组按每月1000元的标准落实保洁费。县财政筹措资金200余万元,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中选聘281名农村公路养护保洁员,农村公路环境有了保障。通过综合运用宣传、组织、统战和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实现了“全域无垃圾”预期目标。(记者:严辛酉 闫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