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南峪乡江顶崖发生滑坡,大量滑坡体顺缓坡冲入白龙江,造成白龙江水位上涨、河面提高,对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南峪乡江顶崖地质灾害灾情发生后,省州县三级联动,在前线指挥部的领导下,县委书记、南峪水电站分洪过流工作总指挥石华雄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南峪电站分洪过流各工作组及大川镇党员突击队、民兵应急分队昼夜奋战、合力攻坚,打通了白龙江分流下泄的“第二通道”,为滑坡体治理和河道整治创造了有利条件。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前线指挥部提出的“立足当前抢险,谋划长远”的指示精神,我县把抢险救灾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河道疏浚和综合治理上来,把泄洪和防洪结合起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鉴于南峪滑坡体的右岸山体崩塌持续发生,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及整治等工作缺乏技术资料支撑等问题,县委书记、南峪水电站分洪过流工作总指挥石华雄,会同省水电设计院水利专家组、州、县水利部门和省水利机械化公司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并邀请国土、交通部门的专家多次深入南峪江顶崖滑坡段进行现场勘察,详细了解滑坡体地质监测情况以及南峪大桥下游冲毁段路基及护坡结构,分析水位雍高的原因,科学分析、认真研判,初步形成从河道右侧开挖损坏路面形成过流通道,降低壅水水位,在左岸滑坡体边缘修建临时施工便道进入河道清除淤积体,拓宽河道过洪断面,增大断面过洪流量,降低雍水水位的方案,并启动了河道疏浚工作。


24日,省防汛机动抢险队全员上阵,调用2台重型挖掘机,有步骤的开展了河道疏浚工作,挑灯夜战,开通了右侧通道,河道断面洪水流速明显加快,水位下降,疏浚成效初步显现,为进一步河道疏浚和整治创造了有利条件。
河道中央的巨石、倒塌的原公路护堤等,体积巨大,阻水明显,是导致河道抬升、水流不畅、水位下降缓慢的主要原因,须通过电站有效分流,降低主河床水位,采取工程措施,挖除河床堆积物,降低河底高程,扩大行洪断面,以降低河道水位。根据现场情况与国土部门专家沟通,确定目前已经具备河道清淤工作条件,省水利机械化公司立刻组织人员和机械,先期从江顶崖滑坡对岸,河道右岸原S313公路损坏路基开挖沟槽,增加泄流断面;在左岸滑坡体边缘修建临时施工便道,清除河道淤积体,拓宽河道过洪断面,降低河底高程,降低雍水水位,同时对南峪大桥下游吊桥拦截的漂浮物及时清除,对吊桥尽早拆除。
为确保分洪过流工程在主汛期运行安全,按照防大汛、防大灾的原则,南峪水电站按照原设计,在引水明渠段导墙上设置护栏,防止大洪水时杂物进入渠道,保证进流顺畅。
在做好江顶崖地质灾害河道疏浚、清淤、整治的同时,我县尽快打通现存穿越滑坡体的交通便道,确保生命通道畅通,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带领县交通、国土、住建、公安等单位负责人深入施工现场,实地督查推进征地工作。(刘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