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要闻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舟曲要闻 > 正文

【村官行记】在抢险救灾一线历练青春

发布时间:2018-07-26 00:00:00 来源: 舟曲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 点击:

7月10日以来的强降雨,让舟曲县19个乡镇和迭部县达拉、多儿、阿夏等乡镇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作为坚守在一线的年轻力量,大学生村官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义不容辞,尽责担当,和各乡镇党员先锋队、救灾突击队一起,积极投身于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一张张青春的面庞满是坚毅,一个个年轻的身影不停奔走,在这个炎炎夏日里,他们经受着肆虐暴洪袭击村庄所带来的考验,在抗洪一线尽己所能,为灾害中的村庄、为脚下的土地、为服务着的群众奉献青春的力量。


陈玉莲:党旗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接到暴洪灾害预警后,我正在燕麦坝的高先古家做防汛和精准扶贫宣传,说是宣传,其实是和家里的女主人拉家常,她正和我说起上高中的大儿子。我叮嘱她:“这两天有暴雨,大人小孩都要多注意点,说不定会发洪水。”她笑着说:“不会不会,咱们这村儿好几年没发过洪水了……”

美丽宁静的燕麦村,确实不像会发生灾害的地方,我一边和她道别一边再次叮嘱,让街坊邻居多加留意,怕是要发生洪水。

直到下午村上的移动信号中断了,电话无法接通,才知道我心里的担忧变为现实,而如注暴雨带来的场景,确实令人触目惊心:村上小桥的一侧桥基和公路连接处被大水冲毁,约30米道路无法通行,村干部和村里的党员已经到达现场。由于提前接到了预警,大家也没有慌,紧张有序地设置路障、查看灾情、上报信息。村支书让我负责统计受灾人数,我一边来回奔忙一边认真填写数据,当时生怕有什么次生灾害发生。

跟着几个同事,我们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因无法得知山上受灾的情况,我又赶紧往燕麦山上跑。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燕麦山自然村的东北侧有30万方的山体滑坡,造成1人失踪,村上的人在满山寻找,村支书们商量让身体条件好的留在这里找人,其余的人都回到村上做好安全自救工作......

在随后的这十来天里,我们组织疏散群众、排班值守、清理淤泥、打通道路、走访群众,没有一刻休息但身上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觉得在灾难面前,作为一名村官我应该勇敢的面对这一切,党旗飘向哪里,党组织就在哪里,我们大学生村官也就在哪里......(舟曲县曲告纳镇燕麦村大学生村官)


丹支多杰:困难是成长的契机

7月10日凌晨,倾盆大雨疯狂地拍打着地面,噼里啪啦的雨水夹杂着达拉河暴涨后的轰鸣声,巨大的声音让我从睡梦中惊醒。汹涌的洪水裹挟着山石奔流而下,我所在的次哇村,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洪水,灾情十分严重。

村长老桑巴旦带领党员突击队,腰间系上绳索跳入水中,疏通河道。面对肆虐的洪流,他们丝毫没有退缩。受村长和党员同志们这种精神的鼓舞,我也随他们跳进了汹涌的河流中,参与疏通河道。大家互相配合,有的拉绳索,有的挖河道,有的堵决口……

刚从河道中走出来有村民告诉我们说,通往尼它家的便民桥有随时被冲走的危险。我和村第一书记、还有其他驻村工作队员迅速赶到抢险点,简单分工后开始工作。由于洪水太过凶猛,村民们刚投下的沙石袋转瞬就被洪水吞没。情急之下,我们将村委会剩余的草场铁丝围栏内拧成网兜状,并组织村干部村民一道搬运石块、将成袋的沙石填入铁丝网兜,再合力将填满沙石的铁丝网兜推入即将垮塌的河堤段堵住缺口,这一举措有效遏制住河堤垮塌趋势,汛情得到基本控制。

由于疏通河道,围堵堤坝及时,在此次特大暴雨中,沿河两旁的群众无一人伤亡。 

下午3点钟,我和同事吃了一碗泡面后,穿过泥泞的小路,到村组开展灾情统计,鼓励群众增强抗灾救灾的决心和信心。在我负责联系的次哇村次哇组,对59户进行了详实的查看和记录。次哇全组有近十亩农田和经济果林被冲毁,两户农户庭院围墙倒塌,近30米河堤被冲毁,两处便民桥桥基受损严重,饮水管道受泥土挤压破裂,我们心中无比沉重。近5个小时的步行后才发现双脚在洪水中浸泡太久,脚底已满是水泡,走起路来生疼。

次哇的孩子们几乎没有穿雨鞋的,雨衣也是寥寥无几。我赶紧联系了甘南阳光志愿者协会,询问他们是否可以提供儿童雨具,经过协调,为次哇组28名小学生成功申请了爱心温暖包,在困难的日子里为他们遮一点风雨,是我的心愿。

参加工作一年了,我主要参与驻村帮扶工作,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还没有进入工作角色。但在今年的这个夏天,在这场肆虐的暴雨山洪中,在众志成城的团结奋进中,我却学会了很多很多,学会了和大家站在一起面对困难,学会了尽自己所能帮助群众,学会了急群众所急,老党员说,只有做到这些,我们年轻人才能站稳在村里工作的脚跟。最近的日子精疲力尽,但忙碌又充实,作为一名“村官”的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明白了自己要努力方向……(迭部县达拉乡次哇村大学生村官 )


郭玉明:只要人在就有希望

持续降雨让果者村上方的凤凰山存在滑坡隐患,24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7月11日开始,乡领导就带领干部职工上山探测隐患点,我们4人分一组,每天上山探测,每次对隐患点进行实地测量并标记,便于之后实时观察监测。

一直到18号,在接到隐患点下方的群众转换安置的消息后,我们立刻下山协助组织群众撤离,同乡干部、党员突击队一起搭建了19顶帐篷、发放了90余床被褥,给每户发放了灶具、方便面和矿泉水等,安排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后,我又被派到封堵的隐患点路口蹲点,劝导群众不让他们贸然回村。

看着大家匆匆留在老房子里东西,我心里也很难过,那都是乡亲们用一辈子挣的,他们带出来了自己认为最贵重的东西,锄头、铁锹、被褥、锅灶,有些是给姑娘准备的嫁妆。最后搬出来的时候,带不走的还是太多,但也没办法,在大灾大难面前,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只要人还在,希望就永远都有。(舟曲县憨班乡憨班村大学生村官)


高毛毛:灾难面前,内心必须有力量

从庙沟村离县城仅10公里,7月10日当晚的降水量却远大于县城。伴随着强降雨,沟里的洪水也接踵而来,洪水夹杂着滚石泥土,河床被垫高,防洪堤被冲毁,沟道两边的农田岌岌可危……

灾情就是命令,我们在镇领导的带领下,迅速召集村“两委”成员和村民组长召开紧急会议,经过简短分析后,立即组织党员干部疏散群众、清理淤泥,全方位开展自救。

这个时候,大家最担心的是贫困户,尤其是那些孤寡老人。“沟里的水越来越大了,大家再不能去沟里拾柴火了……”“这大雨下的到处都有小范围滑坡、山上还有点吧点滚石,先不要去坡上干活了……”在入户查看灾情时,我一遍遍向他们叮嘱,这些话不知道说了多少遍。

庙沟村后续逐渐稳定下来,我就又参与到镇上的救灾活动中,铲淤泥、抬沙袋、搬运爱心人士送来的水,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大家跟我开玩笑说:“小小的身板,胳膊还没铁锹把粗,干劲还大的很……”对我来说,即使是干不了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在有需要的地方贡献力量、进到责任,就是我们作为一名党员的价值。(城关镇庙沟村大学生村官)


奂振磊:榜样给我无穷的力量

7月10日晚上,雨越下越大了,我们听着雨声,一夜没有休息,大家给各村通知防汛预警,安排人到各隐患点进行蹲点守夜。天亮后马上到受灾点去查看。

城关镇沙川村沿河的地都已经被水淹了,沿河地段居住的群众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我们赶紧组织群众紧急撤离,以免发生意外。安置好后,又接到因南峪乡发生山体滑坡,紧急疏通尖子石段“生命救援线路”的命令,到尖子石后,我跟着党员突击队行动起来,装沙袋、搬石块、清理淤泥、抗水枪冲洗路面......他们坚毅的行动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到了晚上,我和同事一起撰写信息,记录救灾纪实,做好信息上报工作。一想到作为“村官”的我在第一时间组织了马莲坪村上的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救灾中。不知道为什么,每个人仿佛都有着无穷的力量,也不再有任何的私心,只想着把眼前最重要的抢险救灾工作做好。看着这么多人齐心协力的奋战,我的内心也仿佛滋生了无穷的力量和希望。(舟曲城关镇马莲坪村大学生村官)


年九:灾难面前,坚强是唯一选择

2018年的气候很反常,上半年干旱严重,我们迫切希望下点儿雨。进入7月份以来,雨水出奇地多,从小在村里长大的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雨,村里老人也说没见过这种情况。连日的阴雨让很多人心神不安。

7月10日,雨下了整整一天,入夜后越下越大,我在办公室起草村级党组织带头人研判报告,但毫无头绪,就跟着防汛值办的同志前往阿夏河查看水位变化情况,当时还上涨得不明显。 

凌晨3点左右,突然听到警报声,“发洪水了,发洪水了……”很多人在急促地喊叫。全乡干部投入到撤离村民的行动中,挨家挨户动员、劝说、帮助,最终将阿达海村村民全部安顿到了乡政府。此时,滚滚的洪水倾泻而来,场面非常吓人,仿佛就在一瞬间吞噬了整个村庄。我和另外一名同事站在乡政府大门口,将准备返回村庄抢取财产的村民一一劝返。

雨没有停的迹象。克浪村、西居村、那盖村情况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乡党委政府组织了两个突击队,分别到阿夏河上游和下游排查疏散群众。上游的路远且情况复杂,因为我比较熟悉路况,所以主动请缨赴上游各村排查灾情。 

冒着倾盆大雨,我和其他突击队员沿河而上,遇到冲毁的路基,便用就地取材设置标志,徒步3个多小时,陆续查看了西居村、纳告村、白赛村的受灾情况,并将沿河村民安全转移,因前往纳高村委的道路被完全冲毁,只好返回乡政府汇报情况。

通信、电力、道路全部中断,纳高村委其他4个村民小组受灾情况无法得知,心急如焚的我跑到书记跟前,主动要求前往纳告村排查灾情。纳告村纵深20公里,徒步没法完成任务,我和同事找了辆摩托车骑进去,一路检查落石、清除路障,遇到洪水冲毁的路段,两人挨着悬崖,临着滚滚洪水前后将摩托车抬过去,到另一头后大汗淋漓倒在路边,但没有时间休息。

最终,我俩完成了纳告村、作木村、大板村、崖哇村的灾情排查任务。望着满目疮痍的阿达海村,我心如刀割,但我知道自己的任务不是悲伤,这样的深刻,我得和大家一起坚强勇敢地承担。

16号早上,我回到家里,在阿爸阿妈心疼的眼神中换了件衣服,又在阿妈的唠叨中匆匆出了门……(迭部县阿夏乡克浪村大学生村官 )

素材推送:杨响铃 李绍君




上一条:财政部和应急管理部向甘肃下拨9600万元救灾款

下一条:国家税务总局舟曲县税务局正式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