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下的誓言
——舟曲南峪水电站大川镇应急救援队工作纪实
7月12日,舟曲县白龙江流域普降暴雨,白龙江河水暴增,引发南峪乡江顶崖发生山体滑坡,滑坡体在河道堆积致使江水水位急剧上升,严重威胁上游大川镇泄流坡村和下游坪安子村、老庄村、土桥子村、梁家坝村、石门坪村、市场坝部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排除险情,前线指挥部确定了排险方案,利用南峪电站现有的引水系统,对白龙江进行分洪过流应急处置,将部分水流导入涵洞分流,减少白龙江主河道水流压力,为滑坡体稳定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险情就是命令。大川镇接到抢险通知后,迅速组织各村年轻党员、民兵、当地群众等120人组成大川镇应急救援队,迅速投入到抢险救灾当中。
党群连心 合力抢险
在南峪水电站,工程技术人员经过近两天加班加点的工作,电站内部两组发电机组顺利拆除。但是在提闸过程中,由于河水倒灌,泄洪闸门口堆积了大量的砂石,泄洪闸无法正常提起,闸门口水深近20米,机械无法靠近清淤,当务之急就是利用水泵抽降水位,然后清淤提闸。
闸门口积水量大,同时不断有白龙江水内渗,抽水难度极大,需要安装多台水泵连续作业,大川镇迅速购买大型抽水泵10余台,运至现场。每台水泵重达500余斤,镇应急救援队员合力搬运,抬杠在搬运队员的肩膀上留下了一道道压痕,但搬运队员前进的脚步没有停止,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一有设备运到,所有应急救援队员都主动搬运,为抢险工作节省了时间。抢险现场不时传出,队员们加油鼓劲的口号声,萦绕在现场所有工作人员的耳际,振奋人心。在安装水泵时,为了不让水泵接触到底部淤泥,工作人员开始采用悬挂式安装,根据水位的高低进行调整,但是需要随时观察,为节省人力、提高效率,坪安子村应急救援队李二亮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提出用铁桶制造一个筏子,将水泵绑在筏子上,依据水涨船高的原理,水泵就会根据水位自动调节,同时也避免了水泵沉到淤泥当中损坏。在李二亮的指导下,大家利用木头和铁桶制造出筏子,然后绑上水泵用长臂挖机下到水里,水泵开始工作,岸上的所有工作人员为李二亮竖起了大拇指。
经过数小时的抽水工作,水位有所下降,但其下降速度,不能保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提闸任务,一线指挥部立即决定增装水泵,镇长黄彪,随即安排人员到更远的宕昌、武都购买,同时四处打听,从一些工程队、建筑公司借用。兄弟乡镇得知消息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峰迭镇、立节镇、曲告纳乡等友邻乡镇派人送来水泵,其中立节镇送来的1台超大型水泵,抽水量可达700立方米/小时,工作后极大地提高了降水速度。
担当作为 践行初心
抽水过程中,由于线路问题、水泵故障等原因,需要水面作业及时修复,这项危险而重要的工作需要通过挖机和人员配合完成,应急救援队员张朝,冒着落水危险,数次乘坐挖机舱降到水面作业,保证了抽水工作不间断进行。
在对电站枢纽机组拆卸和降水清淤的完成之际,现场抢险遇到了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没有任何技术资料的情况下,需要安排人员下潜积水中寻找闸门挂扣,以便用倒链辅助提升闸门完成泄洪。但是闸口积水十几米深,积水底部全是淤泥,一旦发生危险,后果极其严重,危难关头,人群中一句“送我下水”打破了现场的紧张气氛,梁家坝村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张志宏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要求工作人员送他到到水中作业,在详细了解了张志宏的身体条件及相关情况后,将张志宏下潜到积水最深的电站闸门口,在近半个小时艰难工作后,成功将倒链悬挂在闸门。张志宏、张朝等人在困难面前,义无反顾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敢为人先的担当。
铮铮誓言 不辱使命
7月22日凌晨6时,经过连续五个昼夜的奋战,第二道闸门拉起,现场掌声响起,上午10时,南峪水电站分洪尾水闸门开启,引水系统全线抢通,滚滚江水经引水系统分流,绕过江顶崖滑坡体,从水电站尾水闸门涌出,重新汇入白龙江中。在抢险一线,经受洪灾考验和组织考察的9名积极分子手握右拳面对鲜红党旗诵读誓词火线入党。副省长、前线指挥部总指挥李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甘南州委书记、前线指挥部总指挥俞成辉,甘南州委常委、卓尼县委书记杨武,舟曲县委书记石华雄和奋战一线的乡镇党员干部、民兵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宣誓声,让现场所有人深受感染。火线入党更加坚定了全体党员干部政治信念和时刻不忘初心、矢志永远奋斗的坚定决心。据统计此次抢险大川镇共投入应急救援队员300余人次、安装水泵近40台、动用挖机3台。
白龙江水波涛汹涌翻腾而下,鲜红党旗迎风招展高扬抢险一线。在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巨大威胁之际,大川镇各级党组织、所有党员干部在鲜红党旗的号召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带领群众与洪灾斗争,全面取得南峪引水分流工作的胜利,用行动彰显着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谱写了一曲践行初心、人民至上的壮丽篇章。(齐瑾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