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舟曲灾区采访的这些天,听到最多的名字当属“海归”民兵老刘。
7月18日,记者在抢险救灾前线指挥部看到,满院子的救灾物资和搭满山坡的一顶顶救灾帐篷,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物资就是老刘和舟曲县民兵应急连50名官兵前一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驾舟往返于白龙江两岸40余趟转运过来的,累计转运包括帐篷、棉被、褥子、防潮垫和简易床等救灾物资10多吨。这更加让记者想近距离“看看”老刘。顶着炎炎烈日,记者终于在白龙江边见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老兵。

初见老刘,他正熟练地操作冲锋舟接送灾区群众和转运救灾物资。每天十几个小时超负荷劳动让180多斤的他显得有些疲惫。
老刘名叫刘会明,舟曲县南峪乡人,1990年春季入伍,在青海消防部队服役三年后退伍返乡。这些年,老刘从事过多种职业,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退伍老兵,退伍后又主动要求加入到民兵队伍中,目前是舟曲县一名在编民兵。在部队时,老刘就是一名优秀的消防兵,能熟练操作多种救生救援装备。

7月12日,舟曲县因连续强降水和暴雨天气,造成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全县19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灾情最为严重的是南峪乡,江顶崖山体滑坡阻塞白龙江河道导致水位上涨,淹没桥梁和低平处房屋,两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大量群众和财产急需转移。在此情况下,舟曲县人武部上报省军区紧急调拨一艘冲锋舟用于救灾,但是一时找不到能熟练操作冲锋舟的合适人选,于是县人武部通过网络、手机微信等多种信息平台发布招募消息,远在哈萨克斯坦打工的老刘通过朋友圈时刻关注家乡灾情的同时看到了这条消息,曾在部队担任过冲锋舟操作手的他第一时间拨通了联系电话,自告奋勇赶回家乡参加救灾。在征得县人武部领导同意后,老刘迅速安排回国事宜,经过飞机、火车、汽车等多种交通工具辗转30多个小时赶到县人武部报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老刘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抢险救灾了,1991年还在部队服役的老刘听到家乡受灾的消息,专门向部队领导打报告请假回家,加入了抢险救灾的队伍;2010年8月,已退伍返乡多年的老刘不顾家人阻拦,又一次赶赴县城投身到“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中……

跟记者刚聊了不到一支烟的功夫,老刘就连忙对记者说:“休息好了,我也该继续工作了。”记者赶忙问他:“你就这样义无反顾地回来了,在国外的工作怎么办,地方上会给你一定的经济补偿吗?”匆忙走向冲锋舟的老刘回头笑着对记者说道:“能够再一次参加家乡救灾是我作为一名退伍老兵最大的光荣!还要什么补偿啊!”

此时已有多名待转移的群众陆续跳上老刘的冲锋舟,在督促他们穿上救生衣并仔细检查后,老刘又驾舟向对岸驶去。
望着老刘驾舟远去的背影,记者看到的是老刘橘红色冲锋衣背后“舟曲民兵”四个醒目的大字。
(甘肃广播新闻 记者:李千、邵静;编辑:梁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