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要闻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舟曲要闻 > 正文

今天,舟曲在诠释仁心仁术

发布时间:2018-07-13 00:00:00 来源: 舟曲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 点击:

7月9日,参加2018年“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医疗公益活动的舟曲医疗工作组在经过前一天长达9个小时的车程后,一大早便出现在了舟曲县妇幼保健站。

义诊还没正式开始,医院门口便聚集了很多藏族同胞,他们来自舟曲全县各地,有的藏族同胞为了有机会让专家亲自问诊,跋涉两个小时来到义诊所在医院。

在义诊专家到达后,医疗组向舟曲妇幼保健站捐献了相关医疗设施,用于改善医院的医疗条件。

随后,义诊工作便有条不紊地展开。来自山东省中医院的高兆旺医生多年从事中医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中医领域的专家。在妇幼保健站,从病房到门诊对患者进行问诊把脉、深入交流。在对舟曲的医疗环境进行了解以及对患者的病患有了一定的掌握后,高医生提出了自己对于改善当地医疗条件的看法。

“目前,中医领域的专家相比于西医来说还是很少的。这对于中医的发展而言是不利的,对于基层百姓的疾病的诊疗也是一个弊端”。亟需提高基层中医医生的理论水平,国家也应该创造条件和机会,将基层的医生送往大医院进修学习。

在高医生的义诊过程中,他有些遗憾的地方:基层百姓对于中医的需求较高,而目前很多地方包括舟曲,中医院的发展较为薄弱,人才短缺,政府投入不足,造成了中医院的发展受阻。

   义诊的医生在诊室里忙碌,门外的志愿者耐心地为前来求医的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位腿脚不便,拄着拐杖的老人,刚走到门口,一旁正在喝水的志愿者,立刻放下水杯迎上前,拿过老人手里的分诊单,搀着老人走向相应的诊室。在药品发放室的志愿者,忙着给已经看完医生的患者拿药,不一会,药品就发了很多。

   前来看病的藏族同胞众多,走廊、诊室到处都是前来看病的患者。义诊的医生为了让大家都能有机会获得医疗诊治,一刻不停地接诊,接诊量丝毫不逊色于他们在工作医院的接诊量,甚至中午都最大限度地压缩吃饭时间,腾出时间多看一位患者、多写一份处方笺。

此次参加义诊的专家,既有第一次前来也有连续多年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活动的。来自郑大一附院的张卫星医生,在自己退休后依旧保持对同心·共铸中国心活动的热忱。

在张医生看来,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钱不是关键,关键是技术。通过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双向交流,能够借助大医院的平台使基层医院更加完善。以张医生所在的医院,每年的门诊量在五百万人次左右,丰富的疾病案例可以充分地满足基层医生前来学习的需求。正基于此,张医生提出了目前郑大一附院正在实施的“专家故乡行”义诊方案,将同一个故乡的医生集中起来,为家乡提供医疗支持。正是因为将此大型医疗公益活动看成一项神圣的使命,张卫星医生才始终保持着对于这个活动的热忱,在他看来,能够参与便是心灵的升华。

在肝病义诊科室里,一位温文尔雅的女医生正对患者进行检查,温和的话语、耐心的问询让原本有些拘谨的患者放松下来。她是来自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张缭云医生,是肝病领域的专家。此次甘南行,是张医生第一次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活动,她想多了解基层肝病的患病情况。

在上午的义诊过程中,张医生发现基层不少患者对于肝病的认识不足。大病重在预防,而在基层这一点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在一些诊治水平不高的地方,无论是提高患者的治病防病意识,还是提高基层医疗水平,都是很有必要的。

北京佑安医院的李秀惠医生在经过上午的诊治后,深感基层医院对于全科医生的迫切需求。在很多前来就诊的患者印象中,穿白大褂的医生就是可以给他们解除病患的医生,因此可能会遇到患有肝病的病患,找了一个心血管的医生寻求帮助。术业有专攻,这无疑降低了诊治的效果。全科医生需要的是更为宽广的知识面,对于疑难杂症,则是通过基层和大医院的对接机制的完善,完成转诊工作。在中医的问题上,李医生与山东中医院的高兆旺医生有着相同的看法:中医倡导“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解决全科医生的业务能力和知识面的不平衡的措施还是在中医上。

这几年义诊过程中,李医生接触到了大量的病患,并在当时为病患提供了良好的诊治方案。但是,一直让李医生挂念的是,虽然在义诊过程中她能凭借自己的业务能力给患者提供指导,但后期随访的欠缺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很多病患的诊治只停留在义诊时的几分钟内,在义诊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患者是否痊愈,是否出现了其他问题,作为义诊医生他们无从得知。这也是李医生一直以来想努力推动改善的一个方面,加强对于义诊结束后病患的随诊工作。目前在义诊过程中,李医生努力做到她所接手的每位患者,都能有详尽的联系方式,便于后期开展随诊。

医者仁心,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仁心仁术的医务工作者长年累月的付出,藏家儿女才会像歌曲中唱到的那样,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陈彦含)


上一条:“包红霞高考励志奖学金”发放仪式在舟曲一中隆重举行

下一条:甘南舟曲武坪乡狠抓“三会一课”制度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