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天津市和平区文化志愿者一行在天津市和平区政府副区长杨春武的带领下深入舟曲县开展春雨工程志愿者系列活动,县委副书记、县长郭子文,县委常委、副县长赵琦,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添芬,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建华,县政协副主席全小兰陪同。

杨春武一行首先深入到憨班乡举行了“和平图书漂流室”图书捐赠和揭牌仪式,并为憨班乡捐赠2000余册图书,捐赠仪式上,县委常委、副县长赵琦致辞指出,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以来,天津市和平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倾注真情实意,投入帮扶资金,特色产业培育、人才教育培训、经贸合作交流、医疗卫生服务、民生保障改善等领域合作交流不断深化,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助力全县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强劲动力和强大活力。“和平图书漂流室”在憨班乡落成,2000册书籍必将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良师益友,成为天津市和平区关心、支持、帮助舟曲的有力见证。憨班乡党委、政府要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图书,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妥善保管、高效使用,为广大干部群众拓宽视野、提高素质、学好本领提供良好的条件。

天津市和平区政府副区长杨春武指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国民之魂,文化予之;国民之魄,文化铸之”。没有文化的小康,就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开发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全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平区为憨班乡图书室高标准配备了2000余册图书。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便利化。这也是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全民阅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扎实实践。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和平图书漂流室”将在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上不断前行,和平区也将进一步加大对舟曲县文化的支持力度,两地文化部门加强联络,为两地进一步开展文化合作提供范例。揭牌仪式结束后参观了憨班乡文化站及各站所办公场所。

随后,召开了天津市和平区与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交流座谈会,座谈会上,县委常委、副县长赵琦对全县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基本情况作了介绍,赵琦指出:舟曲地处秦陇文化圈、巴蜀文化圈、青藏文化圈的交汇地带,多元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汇合,造就了独特鲜明的文化气质,积淀了深厚人文底蕴。马家窑、齐家、寺洼等古文化遗址星棋罗布,藏传佛教寺院和道教庙宇毗邻相望,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从横交错,东山转灯、松棚楹联灯会等“五节一会”民俗活动历久弥新,多地舞、摆阵舞、罗罗舞、佐瑞舞、突古舞等民族歌舞广为流传,5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别具一格,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州级非遗项目49个。全县土地总面积3010平方公里,辖7个镇12个乡,208个行政村,总人口14.32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35.9%。近年来,舟曲县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要求,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发展的重大机遇,主动融入甘川陕大文化旅游经济圈,保护传承文化祖业,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对外文化交流向全方位发展。下一步,我县将牢牢抓住“一带一路”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历史机遇,深度挖掘传承保护特色民俗文化,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结合脱贫攻坚,在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大精神扶贫力度,广泛凝聚“上山下乡抓脱贫、敢死拼命奔小康”的磅礴力量。弘扬唱响主旋律,下大力气抓精品创作,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特色化组织开展“一月多节会”民俗文化活动,做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提高群众文化消费为切入点,促进文化产业整合发展,深入开展传统工艺振兴工程,筛选适合市场规律的非遗、传统手工艺项目,开展系统培训,拓展传统文化保护利用的新路子。

郭子文指出,我县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结合部和川甘陕三省交界处,是藏汉文化的交汇带和长江水源涵养区、补给区,历来是蜀道上兵家必争之地,史称“川陇钥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浓厚而独具民族特色的绚烂文化,博峪采花节、天干吉祥节、东山转灯踩道节、坪定跑马节、正月十九“迎婆婆”等各类民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藏民族原生态舞蹈、音乐、服饰和宗教活动引人入胜。天津市和平区政府副区长杨春武对天津市和平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基本情况作了介绍。座谈会结束后杨春武一行参观了县文化馆、民俗博物馆和图书馆,在县文化馆开展了非遗培训互动工作,展示了天津和我县一系列非遗项目。

晚上6点半在老城区同舟园广场进行了慰问演出,为我县人民群众打造了一台形式新颖、激情洋溢,兼具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的综合文艺节目,让全县群众亲身感受到了天津人民的深厚情谊。
演出在开场歌舞《在希望的田野上》中拉开帷幕。歌曲《追寻》、《母亲》、《一杯美酒》、《玛依拉变奏曲》、《越来越好》唱出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欢乐心情;小提琴演奏、相声、快板、魔术、川剧变脸以及高难度的杂技表演更是将演出推向高潮,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惊呼声。演出在舞蹈《岗拉梅朵》中落下帷幕;悠扬的歌声、精彩的表演、为我县人民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极大地满足了我县各族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春雨工程”活动以促进舟曲县和天津文化相互交流、传播先进文化为出发点,以文化志愿者为骨干,以各类文化艺术形式为载体。通过活动的开展,丰富和活跃全县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全县人民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天津人民的深厚情谊,积极营造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氛围。(冯海明 杨寿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