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很好。清晨,一片开阔。我从一树漂亮的绿荫下走过,拂了一身高原初夏的清新。
思绪,乘着这一身清新,飘到360公里之外的那座城。
北纬33度的温暖,洋溢……
南秦岭的雄峨,耸拔……
白龙江的湿润,萦绕……
初夏的小城,已是清新褪去。绿,带了八分稳重,二分俏皮。热气,也已经是白日浓妆,夜里淡抹。
我们,去看看小城初夏吧!
小城初夏,在山上。那松柏的生长力自是不必说了,早就在春天里嚯嚯地抖去那闷了一冬的寒气,舒舒服服地伸展了鲜浓的绿出来。桃树、杏树撑开一身绿叶片儿,把绒绒的小青果子遮藏起来。灌丛,也绿得肥壮了些,野草也蹿高了个儿,连风也吸足了热气胖乎乎的,爬过山岗的时候放缓了步子,还喘着大气,呼哧呼哧……
我就想啊,那年初三,也正是这初夏时节,我和珍儿也不知怎地就喜欢上了北山。每天放了学,就要爬上北山,在城隍庙后的土坡上坐一阵子。那胖乎乎的风,撞着挂在飞檐上的铜铃,叮呤铃叮呤铃,就成了北山黄昏的背景音乐。草丛里,有蚂蚱,小土洞里,有螺状的白色蜗牛壳,蚂蚁家门口,有一小堆儿一小堆儿的颗粒土。我们,就肩靠着肩,看着山下炊烟一股股袅娜着升起,升起,再踉跄着弥散开,听着县中队传出来的“一……二……三……四……”,说着不着边际的话:
以后,我们自己设计衣服穿,睡衣,衬衫,旗袍,裙子……
以后,我们酿酒,葡萄酒,草莓酒,橘子酒……
以后,我要嫁给蓝天。哦,不,也许蓝天几万年前就娶了白云做妻子呢,那我要做蓝天的红颜……
以后,我要浪迹天涯,还要普渡众生……
若北山有梦,每逢初夏,大概还总能梦回我们当年那些一本正经的话!
小城初夏,在田里。油菜花谢了,树身已长得与肩齐了,菜籽荚青鼓鼓的可精神了。麦子长高了,在施过肥,漫过水,吸饱了阳光的能量后,它们一丛一丛绿得有些疯。结了穗,像是戴了王冠似的,昂着脑袋,有点儿骄傲。初夏,油菜和小麦,大概是小城的水田里最常见的两种作物。跟随着季节流转,它们俩调涂着小城农业的底色:从初春黄绿相间的清新到这会儿浓绿遍地的壮阔,再过些日子又要抹出墨绿和金黄来向土地做厚重的道别了。
庄稼地老实,但也不失情趣,在初夏,它用漂亮的丰收预备式,给了辛苦劳作的我们美景、期待和动力,像是要体恤和担待我们日复一日劳作的艰辛。
小城初夏,在饭菜里。这个时节,五爪儿、乌兰头、叶里开花、白蕨儿等各样的野菜就赶来给有口福的小城人解馋了。傍晚的饭桌上,一摞薄薄软软的荞面煎饼或者白面饼子,一碟清香的炒野菜,三两筷子野菜这么一夹,在饼上这么一摊,将饼子这么一卷,一口咬下去,你的味觉就惊呆了:此味只应泉城有,他乡哪得这般纯。
然而,所有赞美的话,我也只有在吃完了才顾得上想起来,因为这纯正的美食体验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人,在吃饭的时候,是写不来诗的。诗意的魂全被美味勾了去,等你吃饱了,它才能逃出来,逃出来以后才慢条斯理津津有味地道说自己此行的神奇体验和感悟。临了,还不忘神秘兮兮地说一句:这人间美味真真了不得,勾魂摄魄,勾魂摄魄呀……
说到这里,我要感慨一下了:我还是比较喜欢小时候买野菜,吃野菜的感觉。那时候,野菜在街口路边随处可买,卖野菜的多是藏家妇女,她们把野菜从背篓里抓出来,一小堆一小堆地摆在路边,我们拿一件或者两件衣服去就可以换一堆回来,买菜的总是会跟卖菜的姑娘说:“女儿,给我再添一把,再添一把”。不太说得来汉话的藏族姑娘,也就笑着一把一把地往菜堆上加,因此直到现在我还一直觉得野菜是不按斤两算的,也没有具体价格。有野菜的日子,奶奶和娘就要给全家人做卷饼子吃,焯、漂、切、炒、卷,只一个夕阳西下的功夫,鲜嫩的野菜在她们手里变成了鲜美的晚餐。
小城初夏,在水里。那白龙江经过几场雨的补给,水势渐渐磅礴了起来。白天里它倒是不屑与车鸣人喧闹比声量,到了晚上,它便哗哗啪啪拍着岸,跌宕起伏,把那“龙江夜涛曲”奏了一曲又一曲。这些年,我总觉得,在白龙江边,最是夏日傍晚,夕阳和江水相映的时刻,能动人心。江面上,红光扑水,水东流,光西逝,人心底的那点悲壮感就被勾起来了,不由地便想啊:
红日依山回首,望江水东流。怕是别后夜寒重,便裁红衫千尺披江头。
昼尽别时到,痴痴凝眸。离语不得说,转身走。暮色悠悠依依沙洲柳。
这份阔朗和悲壮是专属于白龙江的,而初夏泉水和小河沟的调子却是比较轻松欢快的。水活泛了,连带着水草,水底的石头沙子也活泛了,水温刚好,我就很喜欢蹲在泉水边洗菜,白细的手指拨弄着绿菜叶儿,我也很喜欢蹲在河边洗衣服,各色的布在粼粼水波里变得柔软,顺着水流摆动,这样的画面和这样的时刻是一样的轻松,安闲。
清晨,我站在一棵漂亮的绿树下,拂了一身清新,有关小城初夏的记忆,一不小心,就闯进我的思绪里。
然后,我拿起手机,给那个温暖的人打了电话:“喂……亲爱的,起床啦!”
走过树下,我微笑着想:
我们,是属于小城的。我们,也是属于生活的。那么,我们就在这浩浩荡荡的生活里,安安静静地品味小城初夏吧。
作者简介:潺月,本名刘静,甘肃舟曲人。拽住诗意和唯美的感觉,文风散漫,语词俏皮,播种“简朴雅趣”的生活态度;修炼“阳光幸福”的生活境界。有部分文字发表于《千高原》杂志和《青春甘南》、“散文在线”等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