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要闻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舟曲要闻 > 正文

舟曲三举措强力推进文物保护工作

发布时间:2018-05-10 00:00:00 来源: 舟曲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 点击:

近年来,舟曲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积极开展文物抢救和保护修缮工作,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基层基础,加大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建设。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舟曲藏族民俗博物馆、土桥村乡村记忆民俗博物馆,投资1500万元对甘肃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纪念馆进行了升级改造,投资2630万元实施了13处“8·8”泥石流灾害文物维修和岭儿坝遗址、华年古城址、丈地均粮碑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以及果者堡遗址修缮等工程项目,投资200万元的博物馆布展工作将于2018年6月完成。二是加强宣传监督,不断提高公民文物保护意识。借助“5·18”国际博物馆日和世界文化遗产日等主题活动,通过展示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利用移动广播车等多种方式向城乡群众广泛宣传普及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作知识,积极组织开展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文物保护法规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公众文物保护意识。坚持定期开展文物安全检查,每季度对野外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巡查,对有消防隐患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排查整治,为武坪寺、八楞寺等8个文保单位建立了文物档案。主动邀请省文物局专家对曲告纳镇发现疑似古墓葬进行了勘验保护,确保文物遗址不受人为破坏。2017年对发现的县级文化保护单位——北城垣遗址违法建筑物进行强行拆除。三是强化队伍建设,不断健全保障机制。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课堂授课与现场教学、面向社会和大专院校招聘专业人才等多种形式提升文物保护队伍素质。为各文物保护单位配备了专兼职管理员,并为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员按每年1000-1500元的标准落实补助。2017年财政落实文化保护经费162万元,确保文物保护工作顺利推进。特别是挖掘保护古藏文文献方面,及时成立专门工作组,投入15万元专项经费加大抢救保护力度,并积极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实验室和中科院碳14监测中心沟通衔接,为我县古藏文文献把脉问诊。同时积极探索文物、文献等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方法,将遗落民间文物收藏于博物馆,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截至目前,全县馆藏文物2125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级文物3件,国家三级文物27件,未定级文物2094件。有北山坪等18处史前文化遗址、羌道古城(公元前279年)等6处古城遗址、三国石门沟栈道等4处古建筑遗址、石门沟摩崖石刻(1052年)等17处古代碑文石刻遗址、果者堡(1073年)等11处寨堡烽燧遗址、三角坪宋墓等10处古墓葬遗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10家,建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5家。(王永霖)


上一条:省人大常委会代表人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穆忠勤一行检查指导我县乡镇人大工作

下一条:州政府督查舟曲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消费侵权先行赔付和“禁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