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要闻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舟曲要闻 > 正文

以林业快速发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18-04-28 00:00:00 来源: 舟曲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 点击: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的重大部署,吹响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号角。近年来,舟曲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目标,以“国土增绿,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为导向,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支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举全县之力不断推进全县林业生态建设进程。通过全力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义务植树等造林绿化工程,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取得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造林绿化工作,将造林绿化工作列入主要的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绿化委员会,主管全县造林绿化工作。在每年年初召开全县造林绿化动员工作大会,与各乡镇、省、州驻舟各单位、各部门签订造林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造林绿化工作纳入年终考评考核,确保了年初安排的各项造林任务得到落实,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检查,为全县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切实改善舟曲县生态环境面貌,给全县干部群众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县委县政府超前谋划,高质量编制完成了《舟曲县新老城区南北两山造林绿化实施方案》、《S313线老城区至峰迭新区道路绿化提升工程》、《舟曲县峰迭新区南北两山造林上水工程项目方案》、《舟曲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方案》等20多个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并得到全部实施。多方筹措资金3360多万元,全面启动实施了新老城区、立节杰迪村南北两山造林绿化及配套上水工程,在白龙江沿岸植被较差的区域实施荒山造林5000多亩;自2014年以来每年自筹资金100多万元以上,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将全县19个乡镇、208个行政村、83个县直及省州属驻州单位、69座水电站全部纳入义务植树责任单位,平均每年组织实施义务植树在60多万株以上,集中打造义务植树点5个,主要绿化丁子河口工业园工业园区500亩,道路绿化4.3公里,厂矿、学校、医院、机关单位庭院绿化5400平方米,绿化园区主干道路1.2公里;绿化拉尕山旅游风景区6000多亩,绿化景区道路5公里;绿化老城区南北两山2200多亩,绿化城区道路近15公里;绿化省道313线近30公里,全县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2%以上。

2017年,舟曲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集中种植观赏花卉,以万紫千红的花卉为引子和着力点,用“花开舟曲”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新老城区为核心,在“一江两河”流域交通主干道、各乡镇县乡公路沿线、重点旅游景区、景区公路沿线、老城区部分区域、峰迭新区街道、公园和居民小区、湿地公园等区域集中种植各种观赏花卉,其中在新老城区绿化带、公园、翠峰山景区、武坪景区和岭草湿地公园打造花卉景观,形成新的旅游景点。“花开舟曲”在峰迭新区13个主题公园和湿地公园峰迭新区小区、岭草湿地公园、翠峰山景区以及武坪景区已全面完成栽植任务,其中,峰迭新区共栽植花卉品种70余种,包括41种草本花和31种木本花,种植面积达150亩,栽植大树苗1400余株、小灌木105万余株,发放草籽911.3kg,籽播面积6.7万余平方米,投入人力2000余人次,全县境内公路沿线、新老城区、重点景区种植面积达1545.53亩,有力了提升“山水新舟曲·藏乡小江南”的旅游品牌。

2018年,舟曲县以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紧紧抓住春季造林的有利时机,完成春季义务植树63万株;进一步提升全域旅游品位,在拉尕山国家AAAA级景区入口的立节镇杰迪村完成造林绿化1484亩(其中:防护风景林1161亩、经济林323亩,栽植各类苗木248695株);在翠峰山景区人工造林520亩,栽植各类苗木102475株;充分利用气候、地理优势,加快实施“白龙江沿岸旅游风景线”绿化美化工作,着力打造 “白龙江畔柿子红”风景线,目前已栽植柿树9000多株;在适宜绿化地带美化省道313线近5公里,栽植蔷薇3800多株,爬山虎3000多株。通过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活动,全县新增造林面积34.84万亩,到2017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由2011年的31.34%增加到32.74%,增加了1.4个百分点,有效加快了“生态舟曲”建设步伐。

舟曲县委县政府把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与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相结合,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增加群众收入为目的,紧紧抓住群众参与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和热情,坚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综合发展,先后自筹资金3320多万元,在巴藏、峰迭、拱坝等10个乡镇实施退耕还林33508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同全县脱贫攻坚、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县林业主管部门通过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层层靠实工作责任,强化督促检查指导,严把资金质量关口,全力保障了退耕还林工程有序推进,圆满完成了省上下达的2014年度4万亩、2015年度6.8万亩、2016年度2.4453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任务。

截止2017年底,全县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4.7万亩(其中历年退耕地还林7.5万亩, 县级自筹资金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35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13.25万亩),共计退耕地还林面积24.1万亩,荒山造林8.7万亩,封山育林1.9万亩,累计新增成林、未成林造林面积32.8万亩。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确立了建设“核桃之乡”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使经济林果产业发展成为全县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截至2017年底,全县经济林果总面积达到24.9万亩,其中核桃栽植面积达16.73万亩,花椒3万亩,油橄榄0.56万亩、桑蚕0.44万亩、苹果、梨、大枣、大樱桃等4.17万亩。2016年“舟曲核桃”“舟曲花椒”获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成为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林果产业成为农民群众增收的主要渠道。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林果,进一步推动了全县林果产业发展,即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取得了经济、社会双重效益。

生态环境保护是舟曲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崛起的鲜明底色,舟曲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旋律。在扎实搞好造林绿化工作的同时,舟曲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强化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林业主管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开展森林防火、封山禁牧、封山育林等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毁林开荒、破坏植被、违法占用林地等行为。县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植被保护全面实施封山禁牧的决定》,县政府也制定了《关于在全县实行封山禁牧的令》,对植被和生态环境破坏相当严重的土山羊进行淘汰,5年累计淘汰土山羊4.87万只,向养殖户发放补助金193.21万元。进一步健全了县、乡、村三级防火机构,提高了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能力,不断加强林业执法力度,全面落实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全县140.2万亩天然林资源和29.1万亩公益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结合林业生态环境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在全县19个乡(镇)87个贫困村符合相关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370名生态护林员,签订了《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管护目标责任书》,并对选聘的生态护林员开展了岗前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对森林资源的管护。

林业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林业发展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舟曲县通过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活动,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昔日曾经饱受地震、泥石流灾害重创的灾区变成了景区,废墟变成了花园,舟曲人民已经在“花开舟曲”的主旋律中充分享受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正用智慧和汗水努力开创着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谈志珍)


上一条:舟曲全面安排部署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下一条:查补助资金落实 促合作社“三变”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