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舟曲县坪定乡垭头村爱红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四川省青川县引进的5亩重楼药苗在垭头村垭豁梁试点移栽。在移栽大田里,县农牧局、良种场等有关单位领导和农业技术人员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还邀请四川省青川县重楼育苗基地专家陈刚进行跟踪回访、入户指导,并使种植户初步掌握了土壤消毒、种植方式、遮阳棚搭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各项栽培技术,坪定乡党委、政府也在定点选地、组织播种、土地流转、技术培训、合作社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重楼药苗在坪定落地移栽试点创造了可靠的有利条件。

重楼,别名叫七叶一枝花,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可全草直接入药,是“云南白药”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也是一项高投入、高技术、高产值、长周期的产业。重楼的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一般适应海拔800—2000米高山林下生长。坪定乡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层次分明的气候特征,适合重楼、党参、羌活等药材生长,素有“千年药乡”的美称。近年来,坪定乡党委、政府根据本乡地理、气候特点及重楼的生长特性,因地制宜,把重楼、半夏等名贵药材品种引进和技术指导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新奇特藏中药材种植,努力把藏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在县农牧局、良种场等有关单位大力支持下,与四川省青川县等地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按照“建基地、带农户、拓市场、增效益”的发展思路,稳步推进重楼产业化种植,以“药企+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通过与农户签定种植协议,解决了农户的技术、销售问题,消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重楼药苗引进移栽,缩短了本地重楼生长周期,降低了初期种植成本,解决了重楼种植的一大技术瓶颈,并结合农村“三变”改革,为今后重楼大面积推广,实现产业化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重楼生长周期一般为3-5年,按20×20厘米的株行距计算,每亩可移栽重楼药苗1.8-2.2万株,收成时每亩大概能产药用重楼1100公斤左右,现在市场行情重楼每公斤150元,一般按每亩1100公斤核算,亩产值16.50万元,除去药苗、肥料、遮阳网、竹竿、钢管、人工管理等投资6万元,可获得纯收入10.50万元,这无疑是农业增收的又一大亮点。承担重楼种植试点的坪定乡垭头村爱红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舟曲县陇升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购买重楼药苗每亩所需用资金为3万元,其中县上财政补贴1.5万元,合作社自筹1.5万元,并于4月9日开始移栽,全部搭建遮阳棚覆盖遮阴,已顺利完成大田移栽试点5亩。目前,重楼药株长势良好,已转入浇水保苗、追施提苗肥、除草培土、病虫害防治等后续管理中。(杨军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