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要闻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舟曲要闻 > 正文

舟曲:“好粮食”变身“好产品” 小杂粮撑起富民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5-08-25 16:10:11 来源: 花开舟曲 作者: 点击:

清晨的阳光洒满舟曲南峪乡的山间田垄,饱满的黄豆裹着晨露泛着油光,淡淡的豆香在空气中弥漫。曾经“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杂粮豆类,如今通过深加工成为餐桌上的“香饽饽”,既鼓起了乡亲们的钱袋子,更让舟曲“好粮食”走出了一条特色增值路。

走进舟曲泷涎产业振兴示范园区,全自动生产线正高效运转,本地优质的黄豆和杂粮经过多道工序,被加工成腐竹、杂粮面粉、面条等产品。车间内机器声不绝于耳,晾晒区金黄腐竹成排悬挂、清香四溢。园区已开发出腐竹、豆干、杂粮面粉等20余种特色产品,2023年被评为“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

“以前种豆子就怕卖不出去,价格还不稳定,现在公司统一收购,价儿比市场价高不少!”南峪乡种植户王红告诉记者,她家种植3亩黄豆,年增收2000多元,加上在园区务工,家庭收入显著提高。目前,园区带动300多户群众参与种植和加工,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累计帮助群众增收40余万元。

在园区的电商直播间,主播手持包装精美的卤豆干,向屏幕前的网友细致介绍:“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咱们舟曲传承千年的硝水豆干,用天然硝水点卤,慢卤5个小时,没有任何添加剂,吃起来又香又嫩!”随着主播的讲解,屏幕上订单不断弹出,这些带着舟曲印记的农产品,正通过快递网络发往全国各地。

如今,舟曲的杂粮加工已跳出初级生产的局限,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低温石磨技术最大程度保留了杂粮的天然营养,全自动生产线让传统豆制品实现标准化量产。更值得一提的是,硝水豆腐工艺、石磨杂粮技艺等非遗元素的融入,让“舟曲味道”有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色。

园区负责人孙石全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建设杂粮溯源体系、申请有机认证,并借助“簪花之路”旅游廊道,推出豆腐制作体验、杂粮文化研学等农旅融合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品牌价值。

从田间“好粮食”到市场“好产品”,再到区域“好品牌”,舟曲县通过全产业链开发推动杂粮产业提质增效,小杂粮真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富民兴村的大产业。


上一条:舟曲县教育系统新学期开学工作全面启动秩序井然气象新

下一条:深化校际协作 共促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