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特别是条件艰苦地区干部,激励干部锐意进取、大胆开拓、担当作为。2024年来,舟曲县全面落实关心关爱干部身心健康各项制度措施,在引才与培育、成长与激励、关怀与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破解干部“成长瓶颈”、缓解干部“工作焦虑”、克服干部“本领恐慌”,全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选拔与培育结合 让优秀者脱颖而出
在舟曲县大川镇,2024年11月提拔的选调生王荣刚如今已是分管教育卫生工作的副镇长,校园安全教育、慰问留守儿童、家庭签约医生……这些是他每天最繁忙的工作。2020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他作为陕西陇县人,毅然选择扎根舟曲这片热土。“基层工作量多繁杂,但很能锻炼人,得益于组织的培养教育,我现在越干越有信心了”,王荣刚笑着说道。从初到基层时的懵懂生疏,到如今独当一面统筹重点工作,他的成长轨迹,正是舟曲县选拔与培育干部成效的生动写照。
面对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多重难题,舟曲县多措并举优化干部进入渠道,坚决克服全县整体超编压力,全面统筹掌握编制数量和各单位用人需求,合理设置招录岗位专业、学历条件,加大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招录力度,招录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干部、“三支一扶”人员和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190名,不断优化各领域干部资源配置,全面激发干部队伍整体活力。
干部选拔进来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干部茁壮成长、发挥更大作用,培育工作至关重要。舟曲县打破传统教育培训模式,建立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党性教育基地、县内教学机构和现场教学点协同运转的“1+3”干部教育培训阵地模式,将理论教学、观摩教学、实践教学、交流研讨有机结合,县内组织培训52期5064人次;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赴全国组织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等高层次院校开展培训15期770人次,全方位提升干部能力素质。
严管和厚爱并重 让吃苦者有位有为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对干部最大的激励。舟曲县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的原则,明确干部推荐“五个不准”和干部选任“五个优先”,将乡村振兴、防汛减灾、新老城区融合发展等急难任务作为检验干部的“试金石”,对公务员考核优秀者嘉奖431人、记三等功74人,先后对重大任务一线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182名优秀干部提拔或进一步使用;重拳整治“庸懒散漫”,免职调整25名不作为干部,取消5个单位评优资格,倒逼“躺平者”起身作为,极大地激发了全县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舟曲县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坚决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容错纠错工作机制,坚持问题线索快查快办快结,正确看待干部在履职中的失误和错误,及时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干部澄清正名,建立完善科级以下干部交流机制和职级干部管理办法,晋升公务员职级228人、事业单位干部职员等级153人,回访并选拔使用处分期满干部2名,把解决家庭困难问题作为干部调整交流的重要指标,推动解决夫妻长期两地分居71人,是以往三年的总和。
“在乡镇工作15年,每次跟妻子聚少离多,家里的大小事都靠她一个人扛,心里一直很愧疚。现在组织不仅关心工作,也关心我们基层干部的身心和家事,想方设法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我提出申请后将我调到了县城,现在不仅能够照顾家人,工作也更加顺心了”,自参加工作后就在武坪镇坚守的谈贵满动情地说道。15年的基层坚守中,他曾因两地分居而焦虑,如今组织的“暖心调岗”,既解开了他的家庭心结,也让他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保障与关怀同行 让实干者安心暖心
走进博峪镇职工周转房,电视家具、沙发桌椅、热水器、卫生间一应俱全,80余名乡镇干部舒心居住。“博峪镇是舟曲县最偏远的乡镇,过去干部们住宿条件简陋。近年来,我们实施基层政权建设项目,重新改造建设了周转房,为职工营造了家的感觉,大家更有信心开展工作了”,博峪镇党委书记闵贵平介绍道。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博峪镇职工周转房的变迁,正是舟曲县把关怀保障落到实处的生动体现。
舟曲县将保障干部基本工作生活条件作为关爱基层、夯实基础的重要抓手,聚焦基层政权建设,19个乡镇“五小工程”100%落实,新建和改造党群服务中心9个;在城关镇、峰迭镇4个社区设立“四点半”课堂、暑期托管班,为职工子女提供托管服务;协调整合资金300余万元改造人才公寓,43名外地干部“暖心入住”,营造安心、安身、安业的工作环境。
坚持把关心关爱干部从“面上举措”落到“个体需求”,为干部职工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招投标7家体检单位保障干部职工健康体检工作,落实乡镇干部年终考核奖金发放标准高出县直单位20%;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定期走访慰问制度,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基层干部常态化谈心谈话,掌握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举办单身青年交友联谊、篮球赛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职工文体活动,引导干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让干部感受到“组织就在身边”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