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舟曲县:建强党建“火车头” 牵引助推脱贫攻坚“加速度”

发布时间:2019-11-04 00:00:00 来源: 县旅发委 作者: 点击:

近年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立足“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不断增强群众的内生动力,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而有力的组织保障,使党建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动力“引擎”,走出了一条抓党建兴产业促脱贫的发展之路。

1.jpg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2013年,32岁的藏族姑娘薛代花当选为博峪镇卧欧诺村党支部书记。凭借那份多年不改的执着与初心,她带领党员和贫困户率先发展中华蜂养殖产业。如今,在各级领导和舟曲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薛代花成立了舟曲县博峪乡永安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起了无菌加工车间,带动更多的贫困户一起养中华蜂。“下一步,我们将吸收更多贫困户来这里务工,让他们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薛代花对记者说。

2.jpg

(舟曲县博峪镇卧欧诺村党支部书记薛代花展示蜂蜜产品)

在永安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播洒甜蜜、消费者享受甜蜜、贫困户收获甜蜜。合作社带领广大贫困群众酿造至优至纯的博峪藏家中华好蜜,让天南海北的消费者享受村支书代言的“甜蜜产品”,让贫困户收获党旗领航、党建引领的甜蜜生活。联合社成立后,通过“党组织+联合社+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为基地成员、合作社社员及全县养蜂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指导,以及市场信息、运输、贮藏和销售等服务,按统一安排蜂群放养基地、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回收、统一利益分配和统一产品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和“协议式”“代养式”“订单式”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积极鼓励贫困户“以蜂箱入股”,并以每斤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贫困户所产蜂蜜,带动贫困户发展中华蜂养殖产业,促进了舟曲县中华蜂产业化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群众收入。

3.jpg

现如今,“深山纹党花蜜”走上了品牌农业的发展之路,贫困群众正在分享着脱贫攻坚路上党旗领航的甜蜜生活。舟曲县土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将继续通过产业规模化经营合作,带动全县中华蜂产业发展,在建设舟曲“甜蜜事业”的道路上,谱写出更加瑰丽多彩的华章,明天的生活肯定比蜜甜!

4.jpg

(谢家村远眺)

近年来,舟曲县坚持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基础,强化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因地制宜打造党建品牌,把党建工作深度融入脱贫攻坚的实践中。

5.jpg

舟曲县东山镇谢家村东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样板,合作社每年可加工300万只从岭藏鸡。

6.jpg

(专业人员为养殖户讲授从岭藏鸡养殖技术及规范)

联合社党总支按照“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的要求,充分发挥从岭藏鸡产品研发基地、从岭藏鸡产业联营基地、舟曲特色产业实训基地、“三链”建设综合示范基地、“三变”改革示范基地、从岭藏鸡冷链加工基地等六大基地作用,坚持走“六个统一”管理模式,由联合社统一孵化、统一供苗、统一防检疫、统一养殖管理模式、统一收购加工包装、统一销售,建立了全程可追溯和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整合各级各类扶持资金,盘活各类资源要素,实行从岭藏鸡代养分红,累计为甘南州舟曲县5029户贫困户代养从岭藏鸡21.1万只,累计分红达633万元以上,将农民养殖的“土鸡”真正变成脱贫致富路上的“金凤凰”。

今年夏天,舟曲县东山镇牙豁口发生山体滑坡。在危难时刻、生死关头,一批又一批基层共产党员、突击队员挺身而出,全力投入抢险救援,组织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展现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7.jpg

在舟曲绿脉发展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生产加工车间,工人们动作麻利、技术娴熟,正忙着将农产品装袋包装。目前,舟曲绿脉已辐射带动全县2000多户受益农户致富增收。

8.jpg

在“田园党建”引领下,联合社通过“1+1+N”(1个党总支,带动1个联合社,发展多家合作社)的发展总模式和“党总支+联合社+贫困户”和“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分支模式,依托舟曲绿脉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探索公司与联合社、联合社与合作社、合作社与贫困农户三重叠加发展机制,全面形成了党建引领下的特色产业循环互补发展格局。

联合社党总支还按照舟曲绿脉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和68家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党支部+联合社+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和“龙头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依托公司党支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以产品和产业为纽带,开展多元化合作,全方位为联合社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资金互助、农资专供、标准化生产、产品销售等方面实现统一,有效解决个人办企市场风险大、资金周转困难等诸多问题,实现了企业、合作社、农户三方的互利共赢。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在联合社党总支和公司党支部的引领下,作为我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舟曲绿脉已全面开启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公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构建了专业合作社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将为推动脱贫攻坚“一号工程”作出更大贡献。
9.jpg

小小羊肚菌,致富新门路。舟曲县天河菌业科技有限公司集食用菌菌种研发生产、示范种植、推广培训、加工销售为一体。走进这里的“扶贫车间”,处处是一派繁忙景象,每一名贫困群众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

微信图片_20191101092537.jpg

(羊肚菌长势喜人)

天河菌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推行“公司+扶贫车间+贫困户”的运营模式,针对舟曲县农村“苦力型”劳动力和无力发展产业的贫困户,精准吸纳贫困人口进厂务工,根据劳动能力强弱、文化差异分配工作,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激活群众内生动力,探索出“送岗上门”就近就地的就业扶贫模式,既促进企业增产增收,又帮助村民增收致富。近几年,公司累计吸纳农民工1070人次,累计发放工资257万余元。

11.jpg

(扶贫车间里正在配置羊肚菌营养粉)

为确保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不断持续发展,公司还通过订单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集中服务、统购、统销”的经营模式组织生产,成员间合作关系紧密。公司为贫困户统一配发生产资料,并进行统一田间管理,提供技术指导,拓宽销售渠道。公司对贫困户产品实行统一保价收购,保证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此外,贫困户产品全部由公司统一包装,依托公司组织销售,产品统一销售率达到98%以上。公司还建立了信息网络平台,在各大电商平台上设立销售网点。为了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收,公司采取统一繁育供应菌种、统一培训种植技术、统一提供生产物资、统一回收初级产品、统一组织精深加工、统一品牌上市销售的“六统一”模式,联合舟曲县曲瓦乡头沟坝村众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舟曲县曲瓦乡玉海特色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018年在甘南州舟曲县15个乡镇58个行政村带动农户650户推广种植羊肚菌882亩,平均亩产达到160公斤以上,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户均增收5000余元,为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而今的舟曲,鲜艳的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产业富民之花在藏乡江南璀璨绽放,摆脱贫困的梦想正在这里加速实现。舟曲县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3.49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7506人,贫困发生率由29%下降到6.31%。

上一条:我省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信访举报处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

下一条:舟曲:立案查处扶贫领域违纪案件26件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