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舟曲县以创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示范县为契机,紧盯“五好”示范县创建目标,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舟曲模式”推动下,带领党员群众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定位,全面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形成了村党支部坚强有力、党员人人奋勇争先、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村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大格局。
大川镇土桥子村始终秉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的发展理念,以舟曲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十大行动、十大示范”为抓手,充分发挥中组部帮扶优势,立足本地产业资源禀赋,不断拓宽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舟曲模式”,建成了环境优美、宜居养生的旅游标杆示范村,被誉为“康养小镇·葡萄之乡”。
土桥子村以提升党支部组织力为重点,聚焦“政治引领、达标提质、惠民服务、和谐治理”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严格按照村级阵地“443”做法,建设高标准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同步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便民金融服务站、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村级卫生室、乡村干部培训中心等各个功能站所,及时响应和解决群众困难,打通党建引领和服务保障的“最后一公里”,使“红色阵地”成为传播党的声音、传递党的温暖的优质载体。全面推行村干部坐班服务制度,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每天都有乡村干部值班服务群众,开展各项服务代办、限时办结工作,让群众少跑路、多办事,真正让党员找得到组织、让群众找得到党员,在提高党组织凝聚力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

群众有所呼,党组织有所应,党员就有所行动,土桥子村党支部紧紧围绕舟曲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示范县创建工作,深化开展党员“三亮”和党小组“四进”活动,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全村48名党员全部挂牌亮明身份,明确了职责,作出了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设立党员“六大先锋”对标指数争创栏,按照好、中、差3个评价档次定期评价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引导党员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富民产业发展、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等重点工作中积极担当作为、主动奉献力量,树立共产党员先锋形象。如今,在土桥子村,老党员带动群众买苗种葡萄,新党员让地造景、迁坟让路,党员致富带头人引领以开发、加工、销售葡萄系列产品带动农家乐的产业发展模式,全体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舟曲模式”的“尖兵排头行动”。
以舟曲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产业升级行动”为抓手,坚持“党支部倡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立足特有的产业资源禀赋,找准角色定位,大力发展以葡萄种植和农家乐为主的庭院经济,开启村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子。目前土桥子村已发展有农家乐8家,民宿4家,全村种植巨峰、美人脂、红提、阳光玫瑰等各类品种的优质葡萄达20余种,发展优质葡萄400多亩,年产量约14万公斤,现有运营规范的8家合作社结合本村的葡萄产业,发展葡萄酒加工、葡萄树栽种、丛林藏鸡的养殖等相关产业,培育葡萄树苗14400株,葡萄酒加工酿制6900多公斤。2019年土桥子村接待省内外游客35000余人,产生经济效益达500余万元,实现了群众“家门口就业、家门口赚钱”的美好愿望。
深化开展“乡村治理行动”,全面推行“党组织+网格”管理体系,划分2个党小组3个网格6个联防组,把党组织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百姓身边,面对面、零距离倾听村民意见、收集诉求;开展“两评三榜”活动,设立环境卫生整治“红黑榜”,促使村容整洁、村道干净、户户卫生;从严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通过听民声、集民智、聚民力,实现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化,让村党支部在“聚光灯”下晒成绩、亮工作;设置“民事直说”流程图、情况公示一览表和留言板,为群众帮办实事提供阳光型平台,实现网罗民情解难题、服务群众无缝隙;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规定彩礼限高标准,带头抵治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逐步构建了“党建引领,法治为本、自治为基、德治为先”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同时坚持把党建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在党支部的统一管理和指导下,建设楹联文化街廊、乡村民俗文化博物馆,让乡村民俗文化得以传承。
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按照“整体环境生态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家庭院落景观化,资源利用集约化,发展生态体系化,旅游服务人性化,精神素养文明化”的旅游标杆村建设目标定位,大力发展生态观光、采摘体验等休闲农业,全力加快建设旅游标杆村的步伐,实现既能看得见山、又能望得见水,还能记得住乡愁。优化旅游功能布局,大量种植景观花卉,布设了休闲茶座、特色美食烧烤区、趣味垂钓区,建成了这个集休闲、娱乐、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公园,使原本荒芜的土地变废为宝,成为土桥子村的绿色明珠、白龙江畔的水上公园。建成土桥子村康养中心和乡村干部培训中心,改造提升了原有的8家农家乐、4家民宿,能同时接待600多人就餐休闲,已形成集康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发展格局。
如今的土桥子村,鸟语虫鸣成赋韵,花香草绿伴云烟,葡萄飘香醉游人,农民致富有奔头,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和本地风土民情,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