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人才是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和“主力军”,只有打造一批素质优良、能力过硬、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才能助力“三农”工作在新时代取得新成绩、开创新局面。
筑巢引凤,引进人才是关键。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引进人才,即是应对形势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事关长远发展的“栽树工程”。只有任人唯贤、聚贤纳才,引进各领域、各行业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流动,才能激发出乡村的动力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要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求,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专业团队和专家学者,在农经、文旅、规划、农业、生态、教育、医卫等各个方面帮助解决乡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育苗纳新,培育人才是支撑。人才不仅要“引”,更要“育”,只有坚持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才能为人才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对于基层而言,乡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只有在培训教育方面狠下功夫,把乡土人才队伍培养成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才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因此,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要利用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见习就业基地,开展各类生产经营培训教育,挖掘和培养一批技术水平高、传统技艺好、带富能力强的“土专家”“田秀才”“绣娘”等影响力大的本土人才,从人才产生的源头和环节上注入“生长剂”,孕育人才茁壮成长。
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是核心。乡村要发展,离不开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岗位人才的辛勤付出,只有牢固树立“有用就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的观念,以慧眼识珠的眼光就地“取才”“用才”,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组织带头、引领发展、带动致富的作用。因此,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要用当其位、用当其长,充分考虑人才意愿、兴趣、专长,分类别、分领域建立优秀乡土人才信息库,把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纳入信息库,实行跟踪培养和管理服务,动态掌握各行各业的乡土人才情况,不断激励各行业领域优秀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优化服务,留住人才是根本。引得进人才,用得好人才,亦要留得住人才。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战略,最为根本的便是要做好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营造可以拴心留人的成长环境,提升留住人才的“温度”。“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要想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好人才资源优势,就必须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基础上,着眼于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倾力解决人才遇到的工作、生活、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困难问题,对于高端人才、领军人才还要实行“一对一”服务,真正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蔚然成风,让人才享受便利、得到关怀、感到温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聚天下英才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我们只有以爱才的诚意、聚才的良方、识才的慧眼、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扎实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才能形成优秀人才聚乡村、齐心协力促振兴的良好局面,全面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奋斗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