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就像一座共产党人的精神富矿,时刻为广大党员干部启迪智慧、指引方向,党员干部要在赓续红色精神血脉中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挺起时代“脊梁”。
恪守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的政治品格,做忠贞不渝的“蕙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忠诚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对党要有朴素的感情,更要有理性的自觉。”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入党时许下的庄严承诺和神圣誓言,党员干部做不到绝对忠诚,在关键时刻就会缺乏“免疫力”,就有可能成为敌人的“俘虏”。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夏明翰深陷牢狱,却仍喊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豪言壮语,方志敏饱受摧残,却仍立下了“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铮铮誓言,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员做到了绝对忠诚,才有了来之不易的红色政权,才有了来之不易的新中国,才有了来之不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工作实践中胸怀“蕙兰”之心,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把对党的绝对忠诚刻进骨子里、融入血液中。
永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奋斗姿态,做斗霜傲雪的“腊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讲党性、讲原则,就要讲斗争。”百年来,为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内涵已深深融入到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万里长征胜利会师、“两弹一星”成功问世、中国北斗全球组网等历史性成就,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接续奋斗的结果。“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党员干部不论在那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要勇做斗霜傲雪的“腊梅”,培养顽强的斗争精神,淬炼坚韧的斗争意志,锻炼高超的斗争本领,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精骨,在真刀真枪的磨练中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抒写无愧于初心使命的精彩篇章。
秉持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时代担当,做坚韧不拔的“翠竹”。习近平总书记以“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这句名言,昭示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百折不挠的奋斗姿态。时代担当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应尽职责和必备品质,从历史进程看,从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船”到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在重要历史关头的迎难而上和主动担当。放眼当下,我国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广大党员干部使命如磐、重任在肩,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持担当作为的时代底色,要学习坚韧不拔的“翠竹”,锤炼“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拼劲韧劲,不移其志、不毁其节,以“舍我其谁、非我莫属”的魄力姿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昂扬斗志,努力成长为主动担当、主动揽责、主动作为的时代新人。
厚植风雨同舟、血脉相连的为民情怀,做抱朴守真的“秋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回望波澜壮阔百年党史,“人民”二字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位置高于天、分量重如山,广大党员干部自始至终厚植为民情怀、恪守初心使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故事见证了党群关系的鱼水情深,虽然硝烟和战火已离我们远去,但“半条被子”的温暖仍直抵人心。迈向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做抱朴守真的“秋菊”,始终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晴雨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陈延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