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过峥嵘岁月、历经苦难辉煌,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今,我们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的关键点,肩负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使命在肩,重任在前,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坚定的信心创造辉煌,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重温历史,回看“来时路”,始终秉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初心。百年栉风沐雨,百年初心如磐。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井冈山斗争时期,人民群众就是红军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广泛开展的群众路线使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历史充分证明,赢得人民的信任,得到人民的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无往而不胜。历史告诉我们,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坚定为民服务初心,做好“人民的勤务员”,当好百姓的“孺子牛”。在开展工作、落实政策过程中,主动做到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以群众的关注焦点作为工作重点,自觉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划进自己的“责任田”,通过在办实事、抓落实中切实解决群众的诉求和难处,为人民谋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立足当下,走好“脚下路”,继续保持“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昂扬斗志。回眸过去,我们已经走过千山万水,取得伟大成就,立足当下,我们仍然还要继续跋山涉水,向着更加伟大的目标进发。越是艰险越向前,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无论是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跨越雪山草地、征服娄山关腊子口,还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都是这种斗争精神的生动体现。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要保持“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昂扬斗志,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自觉将责任扛在肩上,把困难踩在脚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憧憬未来,眺望“未来路”,更加坚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必胜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百年的检验,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体党员干部必须要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继续发扬斗争精神,练就斗争本领,保持艰苦奋斗、顽强奋斗、永远奋斗的精气神,才能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新时代,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依然需要奔跑,我们依然需要一起拼搏,才能在不断地接续奋斗中,创造新的辉煌,走好新的赶考之路。(陈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