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东山镇: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雁”

发布时间:2021-12-13 10:02:15 来源: 舟曲党建 作者: 点击:

东山镇谢家村党支部书记谢亮东同志工作侧记


“我是‘一肩挑’村党支部书记,也是这个村的‘带头人’,既要建强班子,也要建美村子,既要着眼于村民的‘温饱’,也要放眼于村庄的‘小康’”,说这段话的人正是东山镇谢家村的谢亮东同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聚焦“五个振兴”,带领党员群众接续奋进乡村振兴新征程。

聚焦产业振兴,找准发展路径。每年的七八月份,漫山遍野成熟的花椒沉甸甸的挂满枝头,就像群众红红火火的日子。花椒种植是谢家村主导产业之一,也是村民经营性收入的主要来源。谢亮东同志积极沟通协调,组织动员群众代表先后两次赴陇南实地学习无刺花椒栽培技术,引进优质无刺花椒苗1000余株;购置大型花椒烘干机,在花椒集中成熟采摘期可以完全避开阴、雨等天气的影响,帮助农户烘干加工,减少损失;在遇销售瓶颈时由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包装,通过微信朋友圈、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出售。此外,带领群众学习辣椒、无花果等经济作物种植技术,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多措并举,群众规模化种植、精细化管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聚焦人才振兴,储备人力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在综合考虑学历、年龄、专业等条件的基础上着重考察培养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青年等人员,作为后备干部人选;深入挖掘培育致富能手、“土专家”和“田秀才”,与群众面对面交谈种养殖经验、给群众手把手教授种养殖技术,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门路;积极与县农机站沟通协调,邀请专业工作人员到村开展花椒栽培、土猪、中华蜂养殖等技术培训并实地操作实践;鼓励动员群众积极参加挖掘机、小型机动车驾驶、电焊、瓦工、拉面等技能培训,促使劳动力逐步从“普通型”向“技能型”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聚焦文化振兴,转变村风民俗。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吸收本村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制定了兼有价值导向性和规范约束力的村规民约,弘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优良传统,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开展“两评三榜”活动,每季度评选一次“文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通过“红黑”榜公示善行义举模范和户内卫生评比情况,强化群众“讲文明、树新风”的意识;依托乡村大舞台、文化活动广场、农家书屋等平台,组织开展文娱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村风民风。

聚焦生态振兴,改善人居环境。谢家村切实践行“两山”理念,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见缝插绿”全域绿化,以每年的“植树节”为契机,组织“两委”班子、护林员、保洁员、党员志愿者和有意愿参与的群众在植被脆弱地带种树,并划分责任区,由专人负责后期的浇水管护工作,着力提高存活率;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综合治理人居环境;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巾帼行动”创建行动,净化美化人居环境,争做优美生活环境的创造者和守护者;争创垃圾分类试点村,增强村民环保意识。干群同心,逐步改善人居环境。

聚集组织振兴,提高治理效能。作为村支书,谢亮东同志坚持以“四抓两整治”为抓手,依托“党组织+网格”管理体系,加强党员群众教育管理,积极探索适合本村实际的“三治融合”治理模式,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规范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体系;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小组,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开展工作;以适时组织群众集中收看普法栏目剧、“大喇叭”播放法律常识音频等方式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设立运转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既增强了村民参与村务党务的主动性,也提高了群众对班子的满意度。



上一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

下一条:舟曲县:党员干部需汲取榜样之光淬炼三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