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舟曲,骄阳似火,白龙江两岸郁郁葱葱。舟曲县绿丰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鲁伟明趁着最近不在羊肚菌种植期,正抓紧时间升级改造种植大棚。说起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舟曲县科技特派团,鲁伟明言语中充满了期待:“国家科技特派团带着人才、科技和服务‘三农’的宝贵经验来舟曲,为我们合作社破解羊肚菌种植的重大技术难题带来了希望,相信在科技特派团的专业指导下,社里的羊肚菌种植产业一定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辐射带动周边更多群众,让大家口袋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9年7月,舟曲县绿丰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舟曲县立节镇水地村成立。成立之初,该社便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为目标,动员37户群众、流转57亩土地,将分散的土地资源集中起来,连片种植,搭建塑料大棚68座,用于种植羊肚菌。水地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上工,能照顾老人小孩,收入又可以,因此大家都对村中“能人”鲁伟明夸赞不已。可鲁伟明对于合作社发展也有自己的烦恼,“这两年虽然我们合作社的羊肚菌产量还不错,但由于羊肚菌对种植环境要求很高,而我们的种植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尤其还存在土壤连作障碍这种全国羊肚菌种植产业都面临的技术难题,这都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合作社未来羊肚菌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
舟曲县绿丰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羊肚菌大棚
为了解决乡村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这种“缺技术”难题,也为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2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等6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向160个重点帮扶县选派科技特派团,其中就包括舟曲县。
本次派往舟曲县的科技特派团分为大麦青稞、油菜、生猪、肉鸡和中药材5个产业组,由国内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有企业等单位挑选的15名科技人员组成,会同舟曲县“1+6”产业专班专技人员,形成了综合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服务。3月份以来,特派团与舟曲县先后召开了2次线上对接会议,深入交流探讨了舟曲县“1+6”产业发展基本情况、科技帮扶需求情况和帮扶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签订了《服务承诺书》,并制定了特派团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和2022年工作计划。
舟曲县科技特派团团长王化俊率队到舟曲县绿丰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实地考察调研
根据舟曲县产业发展现状,国家科技特派团计划围绕各乡镇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分别从技术指导、人才培育、基地建设、品种遴选、产品加工、品牌建设、销售协助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对舟曲开展科技帮扶。2022年5月11日,为了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特派团团长、甘肃农业大学教授王化俊率队到县开展实地考察调研,深入舟曲县绿丰园这样的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部分产业基地,详细了解舟曲县羊肚菌、大麦青稞、油菜、黑土猪、中药材、从岭藏鸡等产业发展情况。而对于绿丰园这次在调研现场提出的土壤连作难题,特派团也给负责人鲁伟明提出了具体解决思路——采用火烧土壤、轮作倒茬等方式改善羊肚菌种植“内环境”,并通过改造大棚、设立保温室、修建专用水池等方式升级羊肚菌种植“外环境”。内外齐抓,一定能破解难题。
通过调研,王化俊团长发现,舟曲县农业产业基础良好,不仅在绿色生态种养殖上有一定优势,还提出“1+6”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王团长表示,“科技特派团将充分结合舟曲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做好精准对接和技术服务,为舟曲县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持,提高产业收益,助力群众增收和乡村振兴”。“这意味着,我们的地方产业终于有了“国家队”的专业指导,多年来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瓶颈”终于可以破除。”常年奔波在县内各产业基地的舟曲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县羊肚菌产业专班组成员王雪明激动地说。

舟曲县绿丰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用火烧的方式对羊肚菌种植大棚里土壤进行灭菌
旗开取胜,如日方升。相信以“国家队”专业指导为契机,舟曲县产业发展一定能结束散兵游勇的现状,将文化旅游+从岭藏鸡、中藏药材、中华蜂、羊肚菌、黑土猪、花椒的“1+6”地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不断健全融合发展新机制,积聚乡村振兴新动能,也让舟曲县更多怀有致富梦想的”能人”鲁伟明们,在产业路上更加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