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品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舟曲 > 文化旅游 > 优秀作品选登 > 正文

【文学前沿】第1627期 虎学鸣作品《文旅视野里的舟曲春节》

发布时间:2025-02-28 11:21:52 来源: 心在舟曲 作者: 点击:

文旅视野里的舟曲春节


虎学鸣/甘肃舟曲


2025年的春节在人们依依不舍中渐行渐远。

在意犹未尽的深深回眸中,我们充分感受到这个春节的与往不同和与众不同,并被那些温暖感人的场景、技艺精湛的演艺、恢宏盛大的景象和热辣滚烫的氛围,持续不断地感染着、冲击着、震撼着。

今年舟曲的春节是一个散发着浓郁文旅气息的盛大节日,淀积了舟曲几千年历史文化记忆,同时融入了当代气息和时代脉动,备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

年货消费拉开春节别开生面的序幕。春节承载着人们辞旧迎新、家庭团圆和追求美好未来的期盼,有着极为庄重的仪式感。而置办年货是体现春节仪式感的重要方式。按照舟曲“腊八过后就是年”的惯例,人们在进入农历腊月就开始忙碌起来,精心刻意选购心仪的年货,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肉、蛋、奶、茶、果、菜、糖、糕和货真价实的漂亮衣物,都成为人们必购的年货。为了拉动新春年货消费,县委县政府在峰迭镇狼岔坝村举办为期三天的“峰味年货大赶集”活动,邀请各个协会和民间表演艺术团开展节目展演,并组织县内多个个体商户在活动现场展销舟曲农特产品,使广大群众在观看赏心悦目节目的热闹气氛中体验到购置年货的快感,同时也助推了农文旅融合发展。最引人注目也最受人们喜爱的年货是摆置在老城区广坝滨河大街摊位上,由民间巧匠们用绸缎和丝线制作的小荷包、小彩花、吉祥结、流苏穗等布艺手作精品,这些手工艺品做工精致、色彩斑斓、寓意美好,极具传统艺术审美特色,在年关早已摆上货架,让县内外的人们纷纷买去作为春节装饰物品或祭献供品。

舟曲是全国楹联文化县,在舟曲街头买几幅意涵美好、称心如意的春联,是舟曲人置办年货的标配。最大的年货消费市场,当属新老城区的肉类和水产店铺了。临近除夕,水产店里的肉产品被人们抢购一空,特别是受到“年年有余(鱼)”的春节年俗文化影响,店铺内的鱼是没有剩余的。传统文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春节年货市场空前繁荣,年货消费热度大幅攀升,都离不开人们对舟曲悠久历史文化的深刻认同,同时也离不开传统文化对人们消费观念的深度浸润。

以文旅引领和驱动的多样化年货消费,为新春佳节的隆重登场拉开了序幕,使舟曲春节的意蕴更加丰厚,年味更加浓烈,仪式感更加拉满。

“非遗画卷”打开春节多姿多彩的生动呈现。在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后的大背景下,深居北国雪域高原东部边缘腹地的舟曲,一个“非遗版”的春节徐徐展开引人入胜的灿烂画卷。这个乙巳蛇年的春节,大川镇的民间社火队率先在峰迭新区闪亮登场,踩高跷、划旱船、跑竹马、打鞭子、唱秧歌、舞狮、耍龙等节目全套上演,将说、唱、舞之演艺和打斗、杂耍、翻滚等技艺结合起来,散发着传统古朴的民间艺术魅力,给人们献出一场喜庆洋溢的视听盛宴,让围观的人们叹为观止。坪定镇的老腔社火显身于老城区的广场街巷,十分考究的唱词和饱含沧桑感的古老旋律,在笛子、二胡、唢呐的协同奏乐中,谱成人间妙音,让人们在享受到春节祥和与欢乐的同时,感受到勤劳智慧的舟曲人民在千百年的劳动生活中对民俗文化经典的传承与创新。

到了元宵节,舟曲春节迎来高光时刻。南峪乡旧寨村的秦腔折子戏或粗犷、或奔放、或豪迈的唱腔,在白龙江边久久回荡,并以一波三折的情节演绎,展现和诠释着舟曲戏曲艺术瑰宝的艺术感染力。国家非遗东山转灯在海拔1900多米的东山镇鲁家、石家山等村拉开气势恢宏的场面,肩扛龙旗、身背花灯、手执铙钹锣鼓的人们组成威武雄壮的队伍,在震耳欲聋的炮声和响彻云霄的响乐中,像一条巨龙巡游于白雪皑皑的田野村庄之间,以一种最古典的抒情方式和更开阔的时空向度,向世人倾诉着祈福、祷告、感恩的深沉情怀。转灯的最后环节,人们以古老的秘技踩出“花开舟曲”、“国泰民安”的拓印式精美图案,让远远近近的人们领略到非遗艺术的神奇和精妙。

最让人翘首以盼的是元宵节松棚楹联灯会,从正月初七、八开始,城关镇组织民间艺人在舟曲老街以松枝搭棚,并在棚下悬灯、贴联,营造出一方浓浓的墨香天地。元宵之夜,松棚下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游人如织,人们一边赏灯、品联、谈笑,陶醉于楹联文字和灯光交相辉映的文化氛围;一边在人潮熙攘、摩肩接踵之间,充分感受到融融暖意汇集的人间温情。当各地的春节在元宵节后落下帷幕,舟曲却迎来了新春佳节最后的狂欢时刻——-正月十九“迎婆婆”之夜。夜幕降临中,十六位“神仙婆婆”身着丽装,仪态雍容、典雅,坐着装饰华美、玲珑剔透的花轿,在仪仗队的前呼后拥中缓缓进入老城区大街;此时,大街上礼炮齐鸣,烟花齐放,人潮云涌,万头攒动,呈现出一片欢乐的海洋,来自县内外和陕西、四川的数万游人争睹这一世所罕有的民俗文化奇观,热闹盛况令人无比惊叹。

舟曲春节是白龙江流域农耕文明的诗意诉说,是千百年藏汉传统文化的审美表达,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现实呈现。

今年春节前,县委县政府举办第一届“南山好声音”原生态民歌展演大赛,邀请民间歌手参加演唱比赛,让广大群众在优美婉转的歌声中领受到喜迎蛇年新春佳节的欢乐。春节期间,县民俗文化艺术团在白龙江沿线乡镇和老城区倾情巡演,将舟曲民间社火经典节目与现代文艺节目巧妙穿插,以雅俗共赏的歌舞、寓教于乐的说唱,热情讴歌物阜民丰的新时代,在满足群众审美期待中,使文化更好的赋能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元宵节前后,县多地艺术演艺公司的姑娘小伙儿们在松棚、楹联、灯火编织的梦幻之境,尽情唱歌载舞,与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深情互动,将节日的气氛一次次燃爆,让人们获得欢度春节的沉浸式体验,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一些民间歌手和唱歌爱好者自发组成乐队,在舟曲街头开展演唱活动,他们以嘹亮的歌声抒发着满腔激情,充满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展望,为春节的欢乐庆典锦上添花。县文旅局剪辑并推送春节期间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的高质量系列小视频和图文并茂的文旅宣传作品,全方位、多视角、多元化向人们展示舟曲春节的独特魅力和旷世韵味,让千千万万的寻常百姓在守岁、团圆、祈福、展望未来的守望和期许中,一指触动新年的暖暖温情和向往美好明天的满满自信。

正月十九的夜晚,县上精心安排,在位于南山的福津塔下,特意举办规模盛大的烟花燃放活动,给数万游客带来巨大惊喜和震撼。朵朵烟花在舟曲古城的夜空飞腾而起,灿灿绽放,璀璨夺目,精妙绝伦,与城中万家灯火交相辉映,形成了灯火如流珠、人间烟火浓的盛景奇观,将整个春节的热闹气氛推向高潮。

文旅活动为春节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各式各样的年俗组成了新春佳节的丰富多彩。而文旅活动的加持,使舟曲的春节更具活力,更加丰富了春节期间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新春佳节注入了不竭的生命力,使舟曲优秀民俗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上一条:【文学前沿】第1634期 严正文:三月,邂逅一场春雨

下一条:甘南的春天从舟曲上岸——早春:唤醒沉睡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