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舟曲 > 文化旅游 > 旅游动态 > 正文

龙江风情百集短视频|民俗篇—舟曲鸟子靴制作技艺

发布时间:2021-09-13 09:01:42 来源: 花开舟曲 作者: 点击:

舟曲县,位于甘肃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自古以来,在沿白龙江上游这条茶马古道上,吐蕃、古羌族文化和汉文化交流,形成这里独特的藏民族文化,舟曲县上河片区藏族“鸟子靴”的制作,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碰撞的写照。



雄鹰凌空展翅,日行千里,故受藏民族崇拜。“鸟子靴”靴尖绣有鹰嘴纹饰,缝制过程中展开的靴帮形似雄鹰展翅,“鸟子靴”的得名,就与舟曲藏族先民崇拜鹰有关。


“鸟子靴”制作精美、工艺复杂。因其便捷、舒适的特点,成为古代格萨尔王朝士兵南征北战的必备品。后受格萨尔王朝贵族追捧,在其制作工艺和穿着讲究上又有了很大的进步。“鸟子靴”的用料讲究、工艺制作精美程度以及靴底坯子层数,成为贵族权力高低和身份尊贵程度的重要区别之一。“鸟子靴”流传至今,主要在藏族群众重要舞会或盛大节庆活动期间使用。

“鸟子靴”制作工艺复杂,主要体现在靴底坯子的制作上。将胡麻置于室外,自然浇淋、晾干,待其变成深褐色增加纤维韧性,用梿枷拍打去杂。将蓬松的胡麻纤维摊铺在平板上,厚度2毫米即可。再用黄豆面和白面混合制成的浆糊均匀涂抹在胡麻纤维上定型,晒干后背面也同样涂抹一层,完全干透即可用来制作靴底坯子和靴帮。按照先前准备好的靴样儿,绕同一方向剪好坯子,坯子层数一般分为3、5、7、10、12层,将每只多层的坯子用针线固定起来,用烧红的铁铲将不整齐或带有毛刺的边缘烫平,做上记号以防乱了次序。接下来是将固定线拆开,铺垫碎布,用一寸宽的白布为每层坯子包边,最上层坯子包边布要根据靴帮布料合理搭配布料颜色。然后将包边好的坯子按照原来的次序从中轴线往下固定起来,形成靴底的雏形。靴底的最后一道工序纳靴底,用的是细麻绳。细麻绳的制作,将剥好的大麻纤维,用“翘扯儿”拧成细绳,然后用细麻绳将固定好的靴底针针纳上,这也是靴底制作过程中最吃力的工序。

下一道工序是靴帮的制作。将制作靴底剩下的坯子剪成靴帮的样子。因“鸟子靴”不分左右,所以依次可以裁剪出四扇。用事先备好的帮面和里子布将剪好的靴帮包裹起来, 帮面多为黑色、藏蓝、桃红等颜色,里子用料舒服、不磨脚即可。距离帮面边缘3毫米处纳两行相间的装饰线,起固定帮面和里子的作用,装饰线内主要用于各种纹饰的刺绣,有藏式宗教图案“日姆贡确”,“日姆觉然”,也有梅花、荷花、牡丹等花卉刺绣。将绣好的帮面拼接,并缝制靴筒。靴筒由里外两层缝制而成,男式靴筒用料主要以黑色为主,女式靴筒主要以红色为主。靴筒边子用区别于靴筒面料色的蓝色布料进行包边修饰,帮面与靴筒的连接用黄色进行包边,再用绿色丝线打“三针子”花纹修饰。帮面缝合处用区别于帮面布料颜色的丝线进行锁边,锁边的主要针法有“萨萨朱”和“萨栗栗”两种。最后将帮面与靴底缝合,一双精美的“鸟子靴”制作完成。

上一条:圆梦小康•看舟曲:做美乡村旅游

下一条:【“乡”约舟曲】“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文艺演出 走进舟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