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期间,舟曲县各大景区人头攒动、秩序井然,拉尕山、巴寨沟、红豆杉等自然景区与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纪念馆等红色地标交相辉映,迎来旅游接待小高峰。这背后,“景区党建”的“红色引擎”作用持续凸显,为游客带来“有颜更有暖”的文旅体验。

组织引领聚合力 绘就发展“同心圆”
舟曲县以“景区党建”为核心,联动相关乡镇党委及周边村党组织形成发展合力,通过“政策联学、党员联管、活动联办”等机制实现文旅资源抱团发展。“景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高效运转,机关单位与景区联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生态保护等工作,拉尕山文旅联合体串联起“以大带小、以强扶弱”的发展格局,让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深度融合,各皂坝村“生态农庄、多彩石城”等特色点位成为游客打卡新选择。据相关部门统计,国庆期间,舟曲县共接待游客7.9072万人次,同比增长35.3%。旅游综合收入3873.3518万元,同比增长47.1%。

5支景区“联合巡逻队”联合派出所、驻区单位开展动态巡查,覆盖餐饮住宿、道路交通等关键领域。“簪花之路”沿线乡镇与村党组织建立联席会议和应急处突机制,市场监管、应急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保障景区周边餐饮、住宿价格稳定。泥石流纪念馆党支部联合多部门开展消防、防暴等实战演练,党员突击队坚守安全岗位,全方位保障游客“游得开心、玩得安心”。“本来担心带着老人孩子出游不方便,没想到每个景区都有‘红管家’,里面配有制氧机和按摩椅,考虑得非常周到。刚才老人有点头晕,景区工作人员马上拿来了常用药,为我们讲解应急处突知识,安排我们进行了休息,特别的贴心。”来自四川绵阳的游客张莉竖起了大拇指。

全县10个“红管家”“先锋驿站”和21个党员先锋岗分布在景区及沿线关键节点,为游客提供热水供应、行李存放、医药救助等“6+1”服务。“簪花之路”沿线,党员化身“簪花向导”为游客指路引导、打卡拍照,“15分游客服务圈”让便利服务触手可及。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纪念馆的“红色蒲公英”党建品牌持续发力,党员讲解员生动讲述抢险救援与灾后重建故事,“小小讲解员”志愿队伍传递正能量,让红色教育浸润旅途。“我是本地学校的小学生,这个假期主动报名当‘小小讲解员’。每次给游客讲完泥石流灾后重建的故事,他们都会说‘没想到舟曲这么坚强’,这时候我特别自豪,也想让更多人知道家乡的抢险救援精神。”纪念馆志愿者笑着说。

今年国庆假期,舟曲县以高质量党建赋能旅游发展,让红色基因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既彰显了“感恩奋进”的精神底色,更交出了一份文旅融合发展的亮眼答卷。(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