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2年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二十五场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有关情况。
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梁朝阳介绍,截至3月7日24时,本次疫情全省共确诊本土新冠肺炎病例22例,其中:兰州新区15例,兰州市七里河区3例、城关区1例、红古区1例,酒泉市金塔县1例,白银市景泰县1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在临夏州康乐县。所有确诊病例均为轻型和普通型,目前全部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梁朝阳介绍,疫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全面动员部署,有力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各级、各部门立即行动,迅速开展流调溯源、排查管控、核酸检测等工作,抢抓“黄金24小时”,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正在有力有序落实。
一是迅速开展流调溯源和人员管控。公安、工信、公卫混合编组,“三工(公)”协同联动开展流调溯源工作,基层网格化协查,集中力量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员、重点环节、重点场所进行精准摸排,全面开展密接者、次密接者排查,及时、科学、精准落实各项管控措施。截至3月7日24时,全省共排查出密接者680人、次密接者4289人,均在闭环管控之中。
二是迅速对风险区域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科学研判疫情传播风险,严格执行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管理要求,及时将兰州新区秦川园区秦川镇酷派酒店调整为中风险区。兰州新区将5个区域划定为封控区,3个区域划定为管控区;兰州市划定封控区4个(其中,城关区1个、七里河区2个、红古区1个),管控区4个(其中,城关区1个、七里河区2个、红古区1个);酒泉市将金塔县2个村组划定为封控区,1个镇划定为管控区,努力将疫情传播风险降至最低。
三是迅速开展风险人群核酸检测。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发生疫情的地区第一时间对风险人群开展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省级医疗机构及兰州、武威、白银、定西等地派出专业人员驰援新区。目前,兰州新区已完成第二轮核酸检测,其它发生疫情的地区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正在有序开展。
四是全力做好患者救治工作。坚持中西医结合,对确诊病例实行“一人一策”对症治疗,目前所有患者病情平稳。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83岁,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已组织省级医疗救治专家进行会诊,正在积极进行治疗。
经对本次疫情确诊病例所感染的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分析,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该毒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过程隐匿,感染症状不典型,防控难度大。
梁朝阳表示,当地将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紧抓疫情处置关键“窗口期”,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严格落实“四早”措施,压紧压实“四方”责任,持续加强统筹调度,科学精准防控,快速开展流调溯源、核酸筛查、排查管控,全力组织做好患者救治,全面加强院感防控,坚决果断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争取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内控制住疫情传播,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攻坚战。
甘肃省卫健委:本次疫情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进化分支,未发现高度同源序列
在回答记者关于甘肃本轮疫情流调溯源情况问题时,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浩说,从全国近期疫情来看,国内疫情点多、面广、线长、频发,本土聚集性疫情已涉及20多个省份,截至2022年3月7日9时,全国共有高风险区12个,中风险区147个,是继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涉及省份最多的时期,多数存在传播源头不太清楚,但各省内的传播链比较清楚,这与以往的疫情不完全一样。
3月5日,甘肃省兰州新区发现1人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后,省市两级公安、公卫、工信组成“三公(工)”联合流调组,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每例病例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阳性标本进行了新冠病毒基因测序溯源。张浩说,目前报告的所有病例均与兰州新区秦川园区酷派酒店密切关联,已发现的确诊病例有在该酒店生活、工作、居住史,或与该酒店人员共餐的经历。由于酷派酒店来往人员频繁,来源复杂,不排除是由外来人员进出酷派酒店造成环境污染或人员感染。
张浩表示,本次疫情除首个报告病例是通过“应检尽检”的重点人群发现外,其余都是在密切接触者中筛查发现的,已经对这个高风险点位开展了详细摸排,对已排查出的人员严格执行集中隔离管控,对涉及到外省、外市的人员发函协查,如酒泉金塔、临夏康乐和兰州今日报告的病例就是在协查管控后发现的。
张浩说,根据省疾控中心对最初的5例病例新冠病毒基因测序分析,本次疫情的新冠病毒为奥密克戎变异株进化分支,经与国内本土和输入病例数据库、全球新冠病毒数据库比对,均未发现高度同源序列。后期我们将进一步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病原溯源和环境检测等技术手段继续深入分析,综合研判,及时向社会公布本次疫情流调溯源的进展情况,科学、有效、有序地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争取在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落实动态清零目标,保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