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4-13 09:16:00 来源: 花开舟曲 作者: 点击:
万物复苏的春天,乡村振兴的种子正蓄力发芽。时下,中药材进入了春季管护的黄金时期,在憨班镇老沟村的重楼种植基地,除草、搭建遮阳网、保湿浇水20多名当地群众正抢抓农时对药材种植基地进行管护。
在乡镇党委和村“两委”的带领下,老沟村群众杨江平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气候等发展因素,积极流转土地,克服重重困难,探索野生重楼的人工栽培,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留守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老沟村平均海拔1500米,周围群山环绕,昼夜温差较大,山林中也有很多种类的野生药材,野生重楼经济价值高,经过深入思考、四处走访和咨询专家,杨江平有了人工栽培的想法,一干就是好几年,刚开始在家里的地里开始试种,经过几年的探索,野生重楼人工栽培也取得了成功。
重楼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在舟曲又叫野生三七,被誉为“植物抗生素”,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野生的重楼售价更是高达150多元一斤。
“种植重楼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种植、管护、覆膜等环节劳动力需求量大,”杨江平说。“只要天气好,有活干,一天能挣100元。”55岁的老沟村村民刘水仙,已经在合作社务工六年了,只要有活干,她就会到基地干活挣钱补贴家用。
憨班镇老沟村群众 刘水仙
只要天不下雨,我就天天干活着呢,这干活的话就能把家里也能照顾上,我们也没有打算出去,一天工资100元,一年也就收入2万多元钱。
要致富,靠技术!这些年的重楼种植,杨江平感觉在技术方面还是非常欠缺,重楼栽培,比他想象中的难。“昨天县上药材专班的技术人员还来技术指导,县上成立了药材专班,这对发展药材产业的我来说是福音,有专家的技术指导,我发展重楼种植的信心更大了。”谈及产业振兴杨江平信心满满。
憨班镇玫源种养殖(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杨江平
我这里种的三七都是野生的,种了有40多亩,育苗大概有23亩,这种野生的三七气候也比较适应,药用价值也好,市场前景也好,合作社种点药也能带动周边30多户的农户就近务工,也能挣个2万多元钱,土地流转以后能增加农户和村集体的收入。
近年来,憨班镇以县党代会“13579”发展思路为指引,紧盯“一特三高四小”发展路径和“1+6”产业布局,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资源禀赋、结合地域特色,深挖全镇9个行政村资源禀赋,把培植特色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关键措施,力争做到“一村一支柱”产业,加快全镇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上一条:奏响“红绿”交响曲 谱写致富新篇章
下一条:抓党建促产业振兴丨大川镇:党建培“沃土” 桑园挂“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