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8-29 09:11:06 来源: 花开舟曲 作者: 点击:
七月的舟曲,山清水秀,生机勃发。在舟曲县坪定镇的中华蜂养殖基地,当地群众正忙着采割蜂蜜;在白龙江百里风情线,百花竞相绽放,一排排从岭藏鸡的“山中别墅”拔地而起,树影中的从岭藏鸡悠闲觅食;地处国家4A级拉尕山旅游景区立节镇拉尕村村民在自家门口发展农家乐、餐饮、民宿,吃上了“旅游饭”,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动力;白龙江畔,一幅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在舟曲县坪定镇靖边村康源中蜂园记者看到,经过一年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进后,蜂园从环境到产品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给他们的产业发展打开了一扇窗”中蜂园负责人张冬云说。
舟曲县坪定镇养蜂专业合作社 张冬云
我已经从事养蜂行业十多年了,一直技术不太成熟,产出的蜂蜜不符合标准,自从县成立产业专班小组邀请中国农科院专家给我们现场培训指导,目前我们已经掌握养殖和产蜜技术,我们产出的蜂蜜经过中国农科院质检已经达到优质蜂蜜的标准。然后就是我自己认为做一份产业应该有这个信心和决心才能做大做强。
产业发展,技术先行。有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技术支撑,舟曲县中华蜂养殖在解决了一系列发展问题后,目前的产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副研究员、县农业农村局挂职副局长 冯毛
按照舟曲县农业特色产业一特三高四小的发展定位并结合我们前期在产业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组织相关专家,编制了舟曲县中华蜂产业发展规划,在专家的指导下建立了中华蜂种质资源繁育基地和示范蜂场,开展了养蜂技术培训打造了蜂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中华蜂种性退化,养殖管理技术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产品监测质量体系不健全等制约全县蜂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科技助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全县合作社和养殖户增收。
近年来,舟曲县认真落实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按照“1+6”产业发展要求,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度、辐射带动力强的乡村产业集聚区,延伸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增值增效链条,实现循环增值、梯次增值、全链增值,全面引领群众走好“致富路”。
舟曲县电商中心负责人 李周成
近年来,舟曲县通过东西部协助帮扶,不断地将舟曲的农特产品销往天津等地,而且舟曲县电子商务中心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淘宝、抖音、直播等方式不断地将优质的农特产品增加知名度,打开销售渠道,不断地将农特产品销往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在今后的发展当中,我们将更好的利用互联网平台,将舟曲有机绿色的农特产品呈献给每一位消费者,让他们买的放心,吃的安心,用的舒心,并且能够保障群众种不愁销,养不愁卖,也能够更好的打通农村和城市农特产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拓宽销售渠道,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致使销售促产业,使产业促发展,使发展促振兴的反哺模式,为我县农特产品的推广保驾护航。
依托中组部定点帮扶资源优势,舟曲县制定山东、浙江、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等“五省四院”培训计划,在两年内培训县乡村干部及“三农”人才685人,助力人才振兴,推动产业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把产业振兴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注重规划先行、谋定后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精心描绘乡村振兴的舟曲画卷。
上一条:我们这十年丨党建引领特色产业 酿造群众“甜蜜生活”
下一条: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这十年丨走上脱贫“路” 拓宽致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