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上政策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  策 > 政策解读 > 正文

 索 引 号  zfbgs/2023-00133
 信息名称  民生领域亟待改善问题专项整治新闻发布会实录(文+图)
 公开日期  2023-08-24  失效日期 
 文  号   发布机构  舟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程序 

民生领域亟待改善问题专项整治新闻发布会实录(文+图)


新闻发布会现场

8月2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民生领域亟待改善问题专项整治新闻发布会,省政府办公厅主任、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姜安鹏,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闫子江,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陈明,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庆邦共同介绍民生领域亟待改善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二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卢莹主持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民生是民心,解决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而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民生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在这次主题教育中,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就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明确重点领域和任务分工,从严从实抓整改,真刀真枪抓整治,努力做到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省政府办公厅主任、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姜安鹏先生,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闫子江先生,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陈明先生,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庆邦先生共同为我们介绍民生领域亟待改善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姜安鹏先生介绍情况。


省政府办公厅主任、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姜安鹏

姜安鹏: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这次主题教育中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的3项民生领域亟待改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指出的“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重要指示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主题教育“检视整改”的重要抓手。如何找准改实问题、让老百姓有更直观的现实感受,关系着专项整治工作的成效。主题教育启动后,省政府办公厅与相关部门一起,围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目标,结合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抓民生改善的工作实际,在多方征求意见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研究、深入调研、广泛讨论,充分考虑老百姓在新形势下的新诉求新期待,根据今年以来省政府有关部门在本行业本领域已经开展相关问题整改整治的实际情况,我们将食品安全、用水安全、医疗安全作为主题教育期间专项整治的重点领域,将食品安全方面群众关注度比较高的“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问题、用水安全方面群众非常关心的“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问题、医疗安全领域群众越来越关注的“医疗美容行业安全”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开展主题教育专项整治。

以上这些问题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且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省政府办公厅将这些问题的整改整治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务实举措,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把群众的“急难事”当成我们的“紧办事”,以具体事情的“小切口”推动民生工作的“大转变”。一方面,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合力推进的作用,与省生态环境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共同研究制定了《民生领域亟待改善问题专项整治方案》,明确了牵头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15条专项整治措施。督促各责任单位立足职能职责,建立责任清单和任务台账,明确进度和时限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件一件落实,一项一项销号,形成层层有任务、人人有责任、事事能落实的整改格局。协调省级卫生健康、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在本行业本领域本系统开展专项整治、现场抽查等行动,建立了领导包抓、隐患排查、约谈处置、定期调度、定期通报等工作机制,齐心协力抓好整改整治,推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另一方面,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一体推进、专项整治与民生工作同步开展,将民生领域亟待改善问题整治作为政府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全面排查相关领域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既整治点上的问题,又整治面上的问题,既整治问题本身,又整治背后的体制机制问题,并注重总结问题解决得好、群众认可度高、推动发展成效显著的好做法好经验,有针对性地建立完善治根本、管长远的制度机制,以更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更加精准有效,我们经过与行业部门讨论研究,明确了“当下整治”和“长期夯实”的重点任务,一项一项往前推,一件一件往实做。关于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方面的问题,着眼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安心、舒心,聚焦消费量大、风险高的食品品种,对全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全覆盖开展日常管控,加强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并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形成了有力震慑。为进一步夯实常态化监管基础,积极引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加入“陇上食安”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方便监管部门和群众在线监督,不断提高智慧监管效能;梳理完善地区、行业、企业风险清单和整改措施清单,实现“一企一档、一域一档、一品一策”,构建起基于流程导向的风险点、责任链、管控网。关于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方面的问题,立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期望值更高、对生态环境问题容忍度更低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把全省黄河流域9个市州及兰州新区的12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可能产生污水的源头企业作为专项整治的重点关注对象,在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从多个途径掌握到的问题线索,采取联合突击检查、联合挂牌督办等办法进行现场查验,整治处理了一批污水超标排放企业。全省7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优良水体(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达到93.2%。着眼补齐相关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我们正在研究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对全省城中村、老旧城区、建制镇、城乡结合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及以城镇污水处理厂为重点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黄河干流及渭河、泾河、马莲河、祖厉河等污染负荷较重支流的污染防治,强化流域污染防治联防联控,不断巩固治理成效。关于医疗美容行业方面的问题,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美容行业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老百姓对健康保健和医疗美容有了更高的需求,但实事求是地讲,一些不规范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我们把当前整治的重点放在加强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强化医疗美容行业网络信息管理、加大医疗美容服务机构监督检查等方面,特别是对医疗美容机构违法宣传、医疗械材不合规、提供服务不透明、无证照行医、兜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有效维护了医疗美容行业市场秩序。目前我们也正在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宣传涉医美容知识、扩大医疗美容违法线索、多方摸排案件来源,并推进医疗美容机构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工作,努力建立起长效监管机制,保护好群众的健康权益。

在专项整治过程中,我们也感到,这项工作有完成时,但为民解忧只有进行时。这次专项整治解决了一些问题,带动了一些领域工作提升,但民生领域仍有许多短板,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仍然在路上,医疗卫生、污染治理、食品安全等工作还需久久为功地抓下去。下一步,我们将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实事求是,严格质量标准,持续加大整改整治力度,对已经完成的整治事项,及时查缺补漏、完善提升,确保全面整改、彻底整改;对整治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发现的新问题,及时妥善研究解决,严防问题反弹回潮,努力实现整治一个问题、杜绝一类问题、规范一个领域的综合效应;对需要长期整改和固本夯基的问题,坚持紧盯不放,持之以恒推进落实,努力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效清单”。同时,还将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深化标本兼治、放大整治成效,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质,努力把民生领域问题整治转化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

真诚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们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姜主任的介绍,下面进行记者提问,提问前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凤凰网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好,对外表美丽和年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医疗美容市场需求大幅增加,随之带来的行业监管方面的责任也逐渐加大,在这次主题教育期间,省里将医美行业监管作为省级层面民生领域专项整治的问题之一,请谈谈卫生健康管理部门作为主责部门,是如何开展监管工作的?


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陈明

陈明:

首先感谢凤凰网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关于医疗美容行业监管,省卫生健康委的主要职责是督促医疗美容机构落实主体责任,开展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加强医疗美容服务管理,提升行业服务质量;打击医疗美容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医疗美容服务市场。在这次主题教育期间,医疗美容行业的监管作为民生领域的问题,省卫生健康委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进行专项整治,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是持续加强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美容执业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批权限,规范医疗美容服务机构申办条件;明确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核准和备案部门,医疗美容从业人员核定和备案部门,规范申请作为美容主诊医师所具备的备案条件,美容护理人员从业条件等。同时发挥各级医疗美容质量控制中心专业技术指导和培训作用,提升医疗美容行业服务质量。

二是全面强化医疗美容行业网络信息管理。依据职责持续加大对从事医疗美容诊疗咨询、就医引导活动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规范相关主体网上信息内容发布行为,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医疗美容领域非法医疗广告整治行动,打击虚假广告。严禁未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诊所备案凭证”的美容机构提供诊疗咨询、就医引导服务;严禁无相应医师资质或者医学药学知识的人员在线上线下从事医疗美容诊疗咨询、就医引导服务或利用互联网发布医疗美容知识科普等涉医疗领域专业信息内容。

三是严厉打击医疗美容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医疗美容市场。专项整治期间,全省卫生健康部门共监督检查医疗美容机构197家;对其它场所的检查中发现无证行医18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责令整改13家,责令停业整顿1家,移送司法机关1家,警告9家,罚款27户(人)次。

四是加大医疗美容服务机构随机监督抽查比重。2023年将随机监督抽查计划中医疗美容服务机构抽查比例由国家要求的50%调整为100%,做到全覆盖,重点监督检查医疗美容服务机构是否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诊所备案凭证,是否按照备案的医疗美容项目级别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等,规范医疗美容诊疗行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手机短视频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涉医美容知识,发布警示信息;定期曝光辖区医疗美容执法案件或典型案例,揭示违法违规行为的危害和后果,提升消费者辨识能力,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正规医疗美容机构接受医疗美容服务;通过设立举报电话等方式,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有关投诉举报及时核查,对核查属实的依法严肃处理,营造社会共治氛围。

同时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加强医疗美容监督力度,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加强生活美容服务机构监管,查处生活美容服务机构及其他机构和个人未取得相应资质开展医疗美容服务,以及医师到非医疗机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重视投诉举报线索,探索设立有奖举报制度,扩大违法线索来源;多方摸排,严肃查处利用宾馆酒店、会所、居民楼违法开展医疗美容行为;持续保持监管工作的高压态势,对违法活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批、警示一方的效果。同时大力推进涉医疗美容机构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工作,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这里也提醒广大居民:有美容需求时,不要轻易相信医疗美容广告,选择到有资质的、合法的医疗美容机构就诊,发现无资质的机构和人员,及时举报,共同营造良好的医疗美容市场环境。  

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大家!


甘肃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提出“黄河之滨也很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肯定和赞许。近年来,全省上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污染防治重点任务,集中解决了一批老百姓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主题教育专项整治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领域“强弱项、补短板”行动,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闫子江

闫子江:

感谢媒体朋友对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是老百姓记忆中河流的美好景象,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殷切嘱托,立足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黄河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区和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定位,扛牢上游责任、展现上游作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出现积极变化。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党员干部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积极投身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特别是,把整改整治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现实检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载体,着力解决老百姓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全力守护母亲河长久安澜。

全面“控源”,确保“母亲河”清水长流。全省秉持“不让一个排口污水横流,不让一条河流受到污染”的原则,在全国率先启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污染现状调查,完成黄河流域甘肃段4个水系36条重要干支流入河排口排查,排查河道约6000公里。按照“取缔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有序推进排污口整治工作,生态环境部交办的4509个排口已完成整治3903个。每月对重点流域水质状况开展现场溯源,组织全省水环境形势分析调度会,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稳定达标排放,从源头上规范排污行为,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靶向“提质”,建成“岸绿景美的生态河”。全省坚持“保好水、治差水”的目标,立足省情河情,理顺体制机制,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出台《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全力增水量、提水质。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全省86座污水处理厂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黄河流域57座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依托项目加强流域生态保护与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因河施策,2020年以来,累计下达黄河流域9市州中央生态环境专项资金51.6亿元,实施259个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特别是2023年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首次达到10亿元,获得国家奖励资金共1.23亿元,为西北地区获得奖励最多的省份。张掖、嘉峪关入围全国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张掖、白银列入全国第一批19个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坚决打好饮用水安全保障保卫战,全省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达100%,确保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

协同“增效”,实现“一河清水送下游”。全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组织开展“1+7”专项执法行动,发挥生态环保督察“利剑”作用,在全国率先将河湖长制督察与省级督察整合,建立生态环境执法正面清单,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坚决有力整改影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各类问题,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总体满意度达到98%以上。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一张网”,成立“甘肃省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研究中心”,与相邻4省签订跨界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框架协议,与四川省签订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获得财政部、生态环境部2000万元奖励。经过努力,黄河流域甘肃境内4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2.68%,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7年达到Ⅱ类。西北诸河和长江流域国控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水体。嘉峪关市、张掖市、金昌市多次进入全国地级城市水环境质量排名前30位城市名单,石羊河(武威段)成功入选全国18个美丽河湖案例。今年1-7月,全省7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优良水体(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为93.2%,“黄河之滨也很美”成为甘肃靓丽名片。

下一步,我们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部署安排,统筹好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强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甘肃。


香港商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历来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民生问题,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是食品安全中的重点问题,请问我省采取了哪些整治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庆邦

王庆邦: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省将食品生产经营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整治,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强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大力推行全程控制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加强安排部署。组织召开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强调坚持“四个最严”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强食品安全全生命周期监管,推动全产业链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精准研判和处置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年初印发全省工作要点,安排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两超一非”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行为。

二是强化专项整治。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全省5万余名干部包保25.78万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施ABCD四级责任管理,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配齐配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全面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及时排查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持续开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行“一企一档”“一域一档”“一品一策”,建立风险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聚焦“一老一少”食品安全,着力加强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及时整改风险隐患,大力开展“陇原护老”行动,取缔了一批营销窝点,有力打击了虚假保健食品坑老害老行为。全面落实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要求,严查以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行为,严查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开展以乳制品、肉制品、粮食及其制品、粉条粉丝、食醋、食品植物油、豆芽等受众面广、消费量大的重点品种,聚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连续抽检不合格以及群众投诉等问题较多的食品生产单位,加强网上巡查和现场检查,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7月底,全省共查办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160件,案值156万元,罚没款1350万元,吊销许可证2件,移送司法机关19件,其中,对10件非法添加案件进行了严厉查处,吊销许可证1件,移送司法机关1件。

三是实施智慧监管。全面推进“陇上食安”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应用,已加入“互联网+”“透明车间”“阳光仓储”“明厨亮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79308户,实现了现场加工操作过程与企业证照信息、健康管理、风险等级、原料追溯、监管信息等内容在终端设备上集中实时展示,方便监管部门和群众在线监督,智慧监管效能不断提升。

四是加大检测力度。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会商,及时研判食品安全风险,查找问题隐患,完善监管措施,扎实开展“你点我检”行动,今年已抽检食品32425批次,发现非法添加11批次,已移送公安部门1起,立案查处10起,年底前,食品抽检量将达到4批次/千人以上。省市场监管局开设“市话实说”随机查餐厅栏目,对网络外卖、网红餐厅等广大群众关注度高的食品经营单位,随机开展现场检查,及时曝光并跟进督导整改,已在“甘肃市场监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播放22期节目,累计播放量1943万,点赞评论、收藏分享量达41.1万,社会反响热烈,引起社会广泛好评。

五是促进社会共治。全省86个县(市、区)已完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域创建,兰州市、嘉峪关市已完成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现场评审,其余城市也在积极创建,平凉和酒泉,张掖和金昌第四、第五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压茬推进。推行“后厨直播”,引导广大消费者用手机观看后厨加工过程,实现消费者监管、“阳光”监管。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协管员、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有奖举报制度,着力构建政府部门监管、市场主体自律、行业协会规范、媒体网络引导、社会大众监督的共治格局,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有奖举报制度,营造人人关心、人人维护的共治共享氛围。

主持人:

感谢王局长的解答,记者问答环节就到这里。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希望新闻媒体一如既往地关注民生领域的各项工作,做好宣传报道。需要单独采访领导的记者请会后联系采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今天的发布嘉宾。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上一条:《甘肃省企业挂牌上市行动方案(2023-2025年)》政策解读
下一条:《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政策解读
关闭窗口